三年来,我参与了课题“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课型范式与教学策略的研究”,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完善我校的数学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活动、探究、体验中感受数学,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情感,激发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个性潜能。下面对三年来的研究作如下总结:
一、深入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提高研究水平。
本人积极参加课题组的集中学习,撰写学习心得,钻研理论知识。通过听课、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通过网络收集和学习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资料,分析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课题研究水平。
二、积极进行课题研究,总结研究成果。
根据课题组制定的研究计划,本人认真准备课题研究课,及时听取课题组其他成员的意见,不断地使自己上的课体现自己的研究意图。同时积极学习其他成员的课题研究课,博采众长,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课题研究课,是教师走专业化成长的最好途径。为了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理论水平,促进自己专业化成长,三年来,我能积极参与课题组的上课、听课和评课活动。上过课题研讨课《平面图形的密铺》,课后,我能虚心听取其他成员的意见,并进行反思总结。对于课题组其他成员的研讨课,我也总能认真听、认真记,诚恳的评价,撰写听课感受。通过评课、上课,我觉得自己收获很大,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
三、及时总结,认真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三年来课题组有序开展教研活动,要求课题组成员至少要上一节研讨课,在实际教学中结合研究的课题,在课堂上落实综合与实践课。每一次实践与教师的教学设计、评课和教学反思紧密联系在一起,让教师在理念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理解课题的核心,走进课题。做有心人,收集整理相关内容,教研活动与课题研究紧密结合,及时反思,认真记录课题研究中的相关体会,注重总结与提炼,要求每人一学期至少完成课题研究论文一篇。为对照课进行实际的教学研究,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课题组成员集体听课,学校教研组听课,课后对由其形成的不同生成点及有效度进行分析、比较、归纳,便于下一步实验工作有的放矢。
虽然在课题研究的道路上我们课题组的教师做了很多的工作,也有了一些的收获,但还是有很多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紧紧围绕这个课题展开课堂教学,把综合与实践课作为校本必修落实到平时的课堂教学,把研究的成果充分运用到教学中,努力提高我校的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