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来,我参与了张伟俊校长主持的《初中数学综合实践课的课型范式与教学策略研究》这一江苏省级重点资助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我受益匪浅,不仅开阔了视野,也提升了自身的教育素质,课题组的研究不仅为我们的个人发展提供了机会,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现将三年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1、通过三年的研究,使我对综合实践课程提高了认识
刚开始接触综合实践课,对其内涵和实质毫无了解,对课型也毫无头绪,随着研究的深入,我逐渐明白了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重在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理解新问题、发现新知识、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它是任务是通过实践,让学生学会学习,探索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是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它对于学校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全面素质的整体和谐发展的人才观有着积极的作用。
2、通过三年的研究,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新课程标准设立的一个学习领域,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学习活动,其内容是现实的、综合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这种活动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因为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已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这对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实践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在研究过程中,听了很多研究课,深受启发。薛丽萍老师的《如果蚂蚁也懂数学》一课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还锻炼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渗透了数学中转化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对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素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汪丽萍老师的《斐波那契数列》一课从生活中的事例引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所有问题都跟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课的最后介绍的花瓣的数目、树杈的数目等现象更让学生惊讶原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好数学更能服务于生活。另外,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还渗透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张校《探究对勾函数》一课让学生在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学习的基础上借助电脑探究对勾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让学生用类比的方法学会思考未知问题的方法。徐俊杰《测量旗杆的高度》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还把数学知识真正应用到了实际生活中,锻炼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通过三年的研究,使综合实践课程与学科课程并行发展
三年来,通过张校的引领,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我对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容、过程和形式由模糊逐渐变得清晰,现在每周一节综合实践课,我都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与学科教学内容相匹配的综合实践课,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4、通过三年的研究,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和钻研能力
在三年中,我阅读了教育教学方面的相关书籍,我利用课余时间静下心来学理论知识,提高自己在数学教育领域的理论修养,以及解题方法、解题策略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对于里面各种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尽量做到博采众家之长为己所用。本学期我还积极参加各种研讨活动,在活动中不断学习,不断思考,在积极参加过程的同时,对教学有了新的顿悟,教学组织能力得到了提高。另外,此外,我还积极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有效教学的提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在日常的教学中, 我能认真钻研教材,潜心研究教法,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在课堂上,我能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重视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凡是学生能解决的知识,老师绝不包办,只是重视对学生的引导,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并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出教师的指导作用。我以自己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工作的认真负责,赢得了老师和学生的信任。另外,除了学校公开课以外,我积极开设区级公开课,在武进区初中校长听课评课活动中赴淹城初级中学执教《平行四边形复习》,在武进区初中数学第十二轮“送培上门”和“校长学科基地”培训活动中赴横山桥初级中学执教九年级专题复习课《图形的折叠》。
回顾三年来的课题组工作,我觉得进步不小,但是也存在着不足。例如,在科研一头,自己努力的程度还远远不够,今后我要将提高文章撰写能力,要学会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剖析和修改,促进撰写能力的提高,以更好的成绩证明自己的能力。
我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扬自己的优势,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以更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力争使自己在教学、科研上,都取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