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全等条件的再探索》是一节研究性学习课,利用这节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给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体验,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和思考三角形全等的几种判定方法。
课上张校长直接抛出问题:我们知道“角角边”和“角边角”可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现在我们又学习了“边角边”,是否也存在“边边角”呢?底下学生通过自己作图,小组讨论,各自发表各自的观点,其中,张校长没有急于肯定或否定,在简单提示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自己去尝试。通过整个探究的过程既让学生认识到:边边角不能用于证明三角形全等,又照顾到个别有潜力的学生,让他们探究此结论成立的条件,发掘其学习潜力,做到个性与共性的结合。
本节课遵循“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思维、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同时借助多媒体进行演示,以增加教学的直观性。
数学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索“边边角”是否成立是,张校长引导学生在合理猜测的基础上,亲自动手实践去发现、验证所得结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体会到探索的快乐,通过画图证明自己所得结论,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始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本节课都能得到发展。
在学习方式上,大胆让学生去猜测、实验、进行合情推理,造就认知冲突,直至发展到逻辑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