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三角形全等条件的再探究》心得(薛燕)
今天听了张校长的《三角形全等条件的再探究》,整节课从学生已有的三角形全等的集中判定方法说起,听课后收获颇多。
1、注重思想方法的渗透。本节课从两个三角形的6对元素说起,首先提出:满足一对元素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全等,学生举反例说明;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满足两对元素分别相等时,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对于两对元素需要分成两边、两角、一边一角分别相等,从中体现了分类的思想方法。接着张校长提出:满足三对元素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有了上面的铺垫,学生学会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教师提出重点研究“边边角”的情况。在这个引入的过程中,还渗透了从简单到复杂的思想方法和类比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都是数学中常用的,张校长在课上的渗透可谓“润物细无声”,这样长期的渗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
2、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问题提出之后张校长让学生自主探究,在学生有疑问时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注重方法的总结和归纳,注重问题本质的提炼。在“边边角”画图时注重从学生的直觉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体现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教会学生用因果法来思考,考察图形的确定性。
同时,本节课还留给我一些思考:因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对6对元素所有情况加以讨论,而本节课又是重点讲“边边角”,是否可以缩小选题,就以边边角为重点,这样一来,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活动的时间会更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