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三角形可以被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的条件》听后感
刘梦莲
有幸聆听了蒋飞老师的一节课《探索三角形可以被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的条件》,初拿到教学案,没有去细想,三角形的分割,总会是可以分割成等腰三角形才会出题的,还会有什么结论吗?自己认真的听讲。
一节课听下来,才恍然大悟,原来不是每一个三角形都可以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的,会有一些限制条件,对于最初得到的2倍角、3倍角和九十度角的条件能够很明显看出,对于怎样去验证,没有去总结,去归纳,以至于对后面对2倍角的分割,第三个角有限制条件是一点都没有想到。后来的应用新知才能有所收获。
从这节课,我收获了很多:
一、知识的探究
对于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来说,我们平时做的最多的事情是在前任的基础上,享受劳动成果,很少去自己再去想为什么?缺少了探究的精神,导致往往没有很好的收获,没有东西可以写文章,没有自己的东西,怎能形成很好的论文。总是以自己忙为借口,达到自己的心理安慰,临到要评职称了,才匆匆忙忙的对付几篇,何谈质量。从蒋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作为教育学者的身影,他已经走在了我们的前列,我们只有奋起直追,才能做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二、教学案的编写
教学案的编写,对于我校的每一位教师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虽然有了以前的教案,但社会在变,我们的学生也在变,我们不可能再去拿以前的教案来上课,这样是跟不上潮流的。学校要求的二次、三次备课,需要我们认真去做。在自己对上课流程的设计中,怎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认识观,这都是需要我们进行思考的,预测学生出现的问题,设计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变式的拓展对于学生的思维训练也是不可或缺的,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再课堂上,教学案的编写时也要考虑进去。
三、细节的关注
对于上课的细节,我们青年老师可能关注的较少。比如教鞭的使用,我们经常性的比较随意,手头有什么就拿起什么去在教学案上指画,有时是一根棍,有时是三角板,甚至拿个鸡毛掸子来用,都是不雅观的事情,往深处去想,则是对教学的不认真,这些也许还可以说过去,但对教学过程中,没有追求图形的精准,随意的画出图形,对学生的知识理解会产生困难,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是一种不好的影响。不要小看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作为老师,为祖国培养人才,更应该严谨教学,培养学生的认真态度。
初二上课后的感受
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对于初二学生来说,是完全能够接受理解的。在初二上学期已经学过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的所有知识点已经掌握,为此,我在初二的校本课程中,讲解了这一知识,从学生反映的情况来看,初二学生的知识掌握还有很大的问题,一是遗忘较大,不知从何入手,更不用说去分析;二是理解能力不够,学生对于比较死的东西,能够进行入手做,但对于一些需要分析,分类的知识就不知从何入手了。利用两节课,才把这些知识点讲解完,只有几个学习好的同学能够在老师讲解前做出,大部分同学在讲后可以自己独立完成。
从初二的上课来看,同样的知识,由于接受的学生不同,讲解的方法也要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不同,我们老师要因时、因地制宜,不能一概而论,就像我们所教的两个班级,学生不同了,教法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我们用心,肯努力,我们都会获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