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课型范式与教学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中的应用——《勾股定理(第二课时)》听课随感
发布时间:2014-10-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湖塘实验中学

九月三十日下午有幸听了齐雯逸执教的一节《勾股定理(第二课时)》,颇有感触,现将感想总结如下:

1、信息技术的应用威力巨大

勾股定理的发现数学史上的一次伟大发现,回想以前我们在上这一节内容时,只是简单介绍下勾股定理的历史,从应试的角度很快注重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学生最终学到的只是勾股数,解决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对于勾股定理的产生和证法根本不了解,甚至有时我们由于时间关系,根本没有介绍勾股定理,然而齐雯逸上的这节课却给我们提出了以后上这节内容的一种新的尝试,不是我们的学生没有创造性思维,而是我们有没有为他们创造环境,在上课的环节中,老师布置学生当场搜索勾股定理相关的数学史,了解勾股定理的多种证明方法,并且随机展示给全班同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很兴奋,平时我们总是抱怨学生只会用网络玩游戏,其实是我们没有正确的引导,适时地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可以了解很多课本上没有课堂以外的内容是必须的,在现代社会,网络发达,学生应该学会从网络上接受知识,我的建议是像这样的活动也可以安排成为学生的一次检测活动,在本节课上有两次检测都是过于偏重勾股定理的应用,其实根据不同内容可以设置不同的检测环节,类似于这样的检测环节也是可以的。

2、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学生全部利用平板电脑参与整个教学环节,那么我们一定会问,这样上课的优势是什么,我们不难发现对于学生完成检测后的反馈信息是相当及时,这是我们传统课堂不可能做到的,建议,对于学生的结果给出判断,允许学生自我纠错,软件给予记录,缺点是由于软件的限制这样的题型设计受到很大的限制,只能以选择和填空的题型呈现,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我想应该各种题型都可以设计。

3、需要改进与完善的环节

新的技术对师生的要求很高,对于在教学环节中出现的多种问题,如学生不会用手写笔,教师的切换操作人不够娴熟,这些问题都需要改进,当然如果以后有可能多让学生接触这样的学习方式是有百益的。

总的来说这是一节创新的好课,尽管不算完美,但是让我们看到了未来上课的模式,又再一次让我们走在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探索的道路上越发坚定,这是时代的需要。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