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课题组活动,我在网上认真听了题为“由角的分割引发的三角形相似问题的探究”,研讨主题为“数学探究”,同时网络专家抛出了几个问题:
1.“数学探究”的内涵是什么?“数学探究”在课标“问题解决”中的地位和作用?
2.如何选择适合的探究问题?
3.在问题探究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广泛深入的数学思考?
4.如何通过“数学探究”提升学生的学力?
在教学中,邹校长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素材,从课本的一道习题入手,引出一系列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串,如分别用一条直线对两个直角三角形进行分割,使得分割成的两个三角形分别相似,紧接着对有一对相等角的三角形进行分割,如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再到没有相等角的一般三角形。层层递进,从特殊到一般,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期间邹校长与学生一起探讨、交流,在教学中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经历一番“磨难”后自己找出“真经”,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的追问启发了学生积极的思考和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达。本节课打破了传统应试教育课堂教学注重知识传授、文化继承的框框,立足于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身心投入的自主探究活动,重视知识的应用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同时这节课也让我学到了很多,综合网络专家的意见,我认为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应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
1.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激发探究欲望;
2.创设思维情境,启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3.释疑解惑,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4.精讲总结,理性归纳,使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5.精心设计变式分层练习,使学生在运用知识中形成技能,培养学生迁移与创新的能力.
湖塘实验中学 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