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课型范式与教学策略研究

培养探究意识 提升综合能力
发布时间:2014-07-0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湖塘实验中学

培养探究意识  提升综合能力

 

最近学习了邹校长的《由角的分割引发的三角形相似问题的探究》,听着熟悉的乡音,感受颇多。现将学习心得整理如下:

一、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作为一线老师,我们深知现在的学生最缺少的就是探究意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往往都没有注意探究意识,通过这节课,我们可以感受到邹校长的用心良苦,我们不可能指望通过一节课就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但是从这节课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的形势。“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二、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特殊到一般、建模思想、辩证思维、化归思想一直贯穿于邹校长的课堂。邹校长的研究从两个三角形有一对角相等,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角形,通过一条线分割到无条件任意两个三角形通过两条线分割成分别对应相似的三个三角形。结论1到结论2的总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学习是有规律的。

三、注重优化课堂细节,适时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邹校长的这节课的灵感来源于原苏教版八下一道课本上的习题,结果在邹校长的设计下内容得到升华,其实运用的基础知识较简单:仅仅用到三角形内角和180°;有两对角相等的三角形相似。例如 ,每一次结论的得出都尝试让学生自我总结,然后再给出确定的结论,以此鼓励学生,强调这是我们一起共同努力成果。中间还有三次让学生到黑板上画出分割线,再次说明学生已经可以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并且可以自行分割。当然更多的是,学生除了获得知识层面的收获以外,获得更多数学能力方面的提升。

四、综合与实践课的价值与意义

从邹老师的这节课我可以预计未来的数学课将会发生很大的变革,在课标要求以外,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内容,及时生成综合与实践课的内容。当然我们也会发现邹校长的课堂上依然有值得优化的地方,由于学生对于这样的综合与实践课比较生疏,所以学生的课堂反响可能没有想象的好,但是我们可以预见以后课堂的变化。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