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学习了张校长《借助几何画板探究对勾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后,我有几点启发,与大家共勉。
一、综合与实践课的必要性
初中阶段我们主要研究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研究函数问题的研究方法大致是相同的,于是研究对勾函数成为了可能。通过对勾函数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检查学生对于函数类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能力的目的。就此,我思考我们可以对课本内容作一些归并,例如研究方法类似的章节可以合并在一起上,通过调整部分章节次序的方式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处理数学知识。例如,函数这部分,苏科版将一次函数安排在八上,而反比例函数安排在八下,沪科版将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归并在一起,我现在觉得是有一定道理的。如在一次函数部分可以加入直角坐标系两点距离和一点到直线的距离。
二、着力于学生学习品质的提升
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学会解决问题,最终是要学会解决问题。在我们经常抱怨学生能力差的时候,我们不禁要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我们的学生缺乏自主探究的意识,同样也缺乏自主探究的能力,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就有我们平时不够放心、放手或者没有创造合适的情境,学生的兴趣一旦得到激发,那么主动研究问题是我们最乐于看到,学生已经学完函数,但是对于研究函数的方法,仍很生疏,或者是根本不知从何,那么他们在面对陌生知识如“对勾函数”时就会手足无措,仔细回想这样的结果我们也有责任。
三、综合与实践课的形式
综合与实践课的形式不拘泥于课堂内,例如可以借助微机室,利用多媒体如几何画板、微视频等辅助手段,从而增加数学的趣味性,以此吸引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