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课型范式与教学策略研究

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方法研究问题(2016年10月)
发布时间:2016-10-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湖塘实验中学

10月27日,湖塘实验中学张伟俊校长主持的综合实践数学课题组和数学工作室全体成员聆听了汪丽萍老师的一节展示课——有趣的斐波那契数列。

为了更好地展现数学的教学理念、促进数学教育学术方面的深入交流,贯彻三五九的自主学习型课堂模式,汪老师对此次展示课进行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她将执教内容反复研读、深入剖析,准备了几套设计方案,最后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效果进行筛选,确定最终思路。她从数学经典素材——兔子问题入手,引导学生掌握画树状图和列表格的分析问题整理数据的方法,让学生感知斐波那契数列的形成过程,进而引入大量生活中的实例:花瓣、树杈的数目,向日葵、松果、花菜表面的排列都与裴波那挈数列有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现学现用探索楼梯的跨法,学生展现了非凡的智慧超乎老师的预期,赢得听课老师的啧啧赞叹。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合理设计,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着力关注学生的学力培养,在推动教与学的转变过程中努力打造“自主学习型”课堂,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的同时又提升了技能。

课后课题组成员和工作室成员高度评价了这节课,王燕萍主任评价说汪老师用自己的智慧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思考的时间和展示的平台学生的潜能就会得到充分的挖掘和释放,徐俊杰老师和于腾娇、张瑜老师都表示这堂课拓展了教学视野受益匪浅。               

最后张伟俊校长作了重要讲话:首先课题要更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其次综合实践课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方法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素养,再次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形成探究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老师在学生的思维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归纳提炼,不要一开始就灌输学生现有的成形的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最后生活与实践中渗透数学美学教育,对于花瓣问题还可以讲得更加生动详细,更加感性些,在体现数学美的素材上再浓墨重彩些。

数学综合与实践课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窗,学生看到了数学课本之外的数学问题原来是这么丰富多彩,也为数学老师提供了新的课题思路,开阔了数学课堂的研究内涵。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