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例,深化研究(2016年9月)
9月28号下午第6节课,课题组苏红芬老师开设了一节综合与实践课《折纸与30º角的直角三角形》。本节课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尝试动手折出30º角的直角三角形并证明。苏老师先让学生用一张正方形纸片尝试折出30º角的直角三角形,然后进行全班展示,紧接着苏老师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证明。然后让学生再次动手,操作交流其它折出30º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并进行推理证明。学生在操作、思考、交流、展示、质疑等一系列活动中获得知识。第二个环节是探究30º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首先还是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通过折纸的方法得出关于30º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猜想,然后让学生去体会,仅凭操作、猜想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是正确的,我们要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证明。然后抛出问题:你能否用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加以证明。这其实就是综合运用所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最后学生运用性质解决问题。本节课从生活中的折纸出发来研究图形的性质,充分体现了实践性,问题的解决方式是多样化的,充分体现了综合性。课堂上老师善于抛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思考。本节课学生通过操作、思考、交流、展示、质疑等活动获得了知识,同时体会一些数学的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