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课型范式与教学策略研究

课题学期研究总结(薛丽萍)
发布时间:2017-01-1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湖塘实验中学

匆匆一年,回想参加课题组的这一年,收获颇多,感悟深深,对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又有了更深得认识,也感受到势在必行,行又必果。在这一年中,我唯有认真开展教学实验研究,细化实验研究过程,不断总结研究经验。

综合实践课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的助力点,也是课程改革的亮点,但在实施过程中有很多难点。在课题实验过程中,我们普遍感觉到课程资源的不足。如何充分利用好目前现有的课程资源,让他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以及如何进一步开发新的课程资源为教学服务是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在这一年中我们从对综合实践只有一个狭隘的理解,到今天把初中三年六学期的教材每一章配以至少两课时的综合实践课,我们在摸索中前进,在分享中学习,在研讨中学习。让学生从简单的纯解题,到“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把数学的方法、思想、语言成为学生终生的财富。

在交流、沟通、分享、研讨中不断学习与进步。在课题组经常开展的各项活动,如研究课、分享会、名师指导学习等,让我真正理解综合实践课的含义以及如何开展。我们旨在通过综合实践课,增强探究与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综合实践课加强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对社会的了解与参与,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建立新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多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在汪丽萍老师执教的《斐波那契数列》从有趣的“兔子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从问题的简单情形出发,从特殊情况入手,建立数学模型,探究其中蕴含的数学规律。然后再通过楼梯问题及其拓展变式,体会斐波那契数列的实际应用,最后展示自然界中斐波那契数列,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张校长执教的《函数图像的平移规律的探究这节课给我们一个触感,综合实践课的素材可来源于课堂,来源于学生问题,来源于教师的用心反思。平时教学中学生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中一题的探究、一种思想方法的变式等都能给我们灵感,提供最贴近学生的素材。

新的一年里,希望在课题组的努力下让自己能有更大的突破!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