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课型范式与教学策略研究

课题学期研究总结(薛小霞)
发布时间:2017-01-1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湖塘实验中学

过去的一年,我们课题组坚定不移地依照新课程理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向深入,努力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着重培养既有底气又有灵气且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现代中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根据学校实际,科学确定活动内容

1、自主化。为了使综合实践课程有效的推行,课题组建立了一套健全的课程实施组织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有人负责课程实施的全盘领导,有人负责活动研究、指导培训、鉴定、资料管理等活动,有人协助活动,有人确定、协调活动计划,每位成员都是具体实施者。在计划制定方面,我们注重全员参与,自主制定,组织老师学习领悟,让每一位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充分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活动特色等。

2、系列化。同一个内容,不同的做法,由此体现课题的层次性与新颖性,形成一个序列,这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创新。

二、加强常规管理,促进课题深入实施

1、课时安排、落实制度。

综合实践活课时安排是弹性课时制,即将每41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

2、听评课制度。我们非常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力求通过听评课活动,使综合实践的课堂教学改变以往的应付、呆板、满堂哄的现象,做到科学、务实、创新,既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又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真正地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创新。

具体做法是:对每一堂课的优缺点进行详细的评价与指导,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为保证实践课的质量奠定基础。听评课制度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吹进了课堂,使综合实践课的课堂也充满了新课改的气息,不但督促教师不断地改革创新,而且调动了上好活动课的积极性,使每一节活动课都科学扎实,保质保量。

三、随着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存在的问题也渐渐凸现:

由于个人原因,经常不能积极参与活动。原因主要有(1)对综合实践课程从理念上还未真正把握,感觉还是有些虚幻。没有现成的教材体系和指导体系,学习不够。(2)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该课程实施还未匹配,该课程实施需要全方位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在实践活动中总觉得无从着手,业务素质不够;(3)现有的对老师的评价体系仍强调学科教学质量,对该课程的重视还不够。

四、针对以上现状,在新学期中我将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做好自己的工作:转变观念,和学生一起成长。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必须让自己的教育思想进行一次深刻的革命,要让我们站在未来人才的需要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来认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关键,教师的作用是有效的指导,要大胆地让学生去闯,失败了也是一种体验、一种收获,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科学态度和科学规范,体现与人合作和分享成果的乐趣。

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之路任重道远,但是我们课题组有信心让它成为新课程中一颗闪亮的“明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