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课型范式与教学策略研究

2014年度课题组工作总结(薛丽萍)
发布时间:2015-07-0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湖塘实验中学

2014年度课题组工作总结

薛丽萍

    时光荏苒,一年飞逝!在这一年里,我参与了十二五规划课题《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课型范式与教学策略研究》,在聆听专家报告、课题组内研讨、研究课的学习、理论学习等活动中收获了很多,对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课型范式与教学策略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

数学课程标准将《实践与综合运用》作为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中的“实践与综合运用”是数学课程中的一个新的生长点,通过用数学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综合实践课,促使学生改变学习方式,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并学会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课能够积极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增进师生、同伴之间的感情交流,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形成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数学综合实践课重在实践,让学生在“做中学”, 教师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像在徐俊杰老师执教的研究课《测量旗杆的高度》这节课中,让我感受到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关注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学生通过数学调查、数学实验、测量活动、提炼模型、数据分析、对策研究,改变了学习方式,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增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

    数学综合实践课重在合作与交流,综合实践课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等过程,获得数学结论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像张伟俊校长执教的研究课中,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在网格中作图、观察、计算、猜想、验证,并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分析与理解,学生自己探索公式并应用。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相互启发的过程中实现思维的飞跃,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数学综合实践课重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通过实践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往往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