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员简介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文章内容>>文章内容>>文章内容
2020年上半年课题研究计划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12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宇文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

《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研究》课题研究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更是首次明确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中历史学科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基础学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要求:“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在历史学科中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就是要引领学生形成唯物主义历史观;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思维方法;引领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学会以史悟今,古今结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我们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初中阶段历史教学的目标与内容,关注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努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是要研究加强价值引领的策略与方法,改进和创新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手段,增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与参与性,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增强学习关键能力,充分发挥对初中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学期目标:

1.通过理论学习,更加深刻地把握家国情怀的内涵和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家国情怀基本要求,进一步探究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策略和方法。同时继续深化历史教学改革,创新历史教学方法,提升历史教学质量,打造历史学科特色。

2.充分挖掘教材活动课资源,用好常州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开展各类社会活动,研究如何在课外活动中培育家国情怀,如何利用历史乡土资源培育家国情怀的具体策略。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促使组内教师加强学习研究,提高教研活动水平和活动开展能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力争组内教师在学校组织的上课竞赛中能展示特色,取得好成绩;在区市级论文评比中能获二等奖以上奖项。

4.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培养学生历史兴趣,拓展视野,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帮助学生确立唯物史观基本立场观点、掌握历史思维方法、增强家国情怀,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三、工作重点:

1.开展与研究课题有关的理论学习活动,加强组内教师的理论素养。

2.认真研究统编新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科学解读,以社会主核心价值观为基础,把握好政治方向。

3.以每周一课和其他研究课为抓手,进行课例研究,探索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家国情怀的策略。

4.开展课外活动,开展乡土史教学,在活动参与中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增强学生的爱国爱家的感情。

四、具体工作安排

1、制定好本学期课题研究计划,进行工作分工,明确各个学科组的研究任务。研究组成员撰写个人成长计划,主要内容包括个人发展方向、论文获奖发表、公开课安排、教学能力竞赛及教学质量、五级梯队中升级目标、职称评定等。

2、加强学习。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及其它综合知识的学习,提高课题组成员教育教学素养,课题组统一购买书籍供成员阅读,定期开展读书沙龙活动。每位成员都要有一本读书笔记。组织成员观看教育教学类视频并写观后感。

3、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围绕社会热点问题与教学内容融合和自主学习型课堂开展课堂观摩活动,对历史材料的编制、课堂讨论的组织、教学情景材料的选择与应用、习题的编制等环节如何渗透家国情怀教育进行重点研究。

4、就初中历史课外活动中培育家国情怀的具体策略开展研讨,积极设计、组织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开展通过乡土史教学来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加强价值引领的研究。并由各年级学科组组长负责,带领本组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尝试和落实。

5、结合抗击新冠疫情,开展有效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党和政府以民为本,关爱国人生命健康的情怀,感受中国体制优势,增强文化自信,增厚爱国情怀。

6、与学校有关部门沟通,争取安排一次外出培训活动,组织教师外出学习,撰写学习心得。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研究》课题组

  20202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