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有感
地理学科部 袁林艳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不同于传统的被动接受、灌输式的“浅层学习”,它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就是指在真实课堂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思考、讨论、交流、互动等活动,解决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学会学习的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应该是充分相信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全面、深入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从而深刻地理解、掌握学习内容,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正确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深度学习,需要教师正确的引领。孩子并不是一张张白纸,当他们走进我们的课堂时,必定是带着一定的经验与知识来的。有意义的教学不是“炒冷饭”,只有在有一定难度、有一些挑战的学习任务面前,我们的孩子才能感受到他们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应的学习活动。这就需要作为施教者的我们了解孩子的“最近发展区”。首先,应确定孩子的现有水平,知道他们“在哪里”。其次,再确定孩子即将达到的未来水平,这个水平并不是“跳一跳就能吃得到的果子”,而是他们凭现有的能力和努力不可能短期实现的水平。然后,教师通过教材的一定转化与整合,帮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主体。
2.少教多学,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学习
从课堂教学中时间的分配和学习方式的呈现来看,深度教学应该是让学生充分参与的教学,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少讲”,这样才能使学生有充分的学习时间和足够多的学习机会;同时,教师学会退让,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3.多元参与,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从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知参与来看,深度学习应该是让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是一个知识学习和建构的过程。而要建构一个新的知识体系,应该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这样的学习才是生动活泼有效的,才能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
4.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从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层次来看,深度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教学。深度学习,实现孩子在活动中体验。在学习活动中,孩子收获的不是冷冰冰的知识,而是鲜活的人生体验,使生命更加丰实。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突破传统思维方式,大胆创新,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深度学习,实现孩子在吃透本质后学会变式。在深度学习中,孩子不是照本宣科,也不是依葫芦画瓢,而是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使得孩子具备深刻且灵活地思维品质,进而获益一生。
深度学习,最终是一个培养人、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可塑之人的活动。在深度学习中,孩子不仅学习知识,而且旨在成为知识的主人。在深度学习中,教师、学生与教材并不是孤立和分离的,,而是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得学习成为有意义、有价值、有生命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