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提升学科教学品质,充分挖掘学科与人价值,进一步深化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改革,不断丰富和发展自主学习型课改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3月19日上午学校开展教育集团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地理学科部张怡和俞顺两位老师开设了两节公开课,两节课都展现了学校自主学习型课堂模式,秀出老师的风采。
张怡老师开设课题《西北地区》,以新疆的杏花贯穿课堂,认识西北地区的范围,从地理角度分析西北地区适合种植杏花的地理原因,探究西北的农业发展,整节课充满诗意,让学生感受到西北的干旱,同时了解干旱的气候条件下,西北地区如何发展农业,发展经济。
俞顺老师讲解“一带一路”的故事——东南亚篇,一带一路认识东南亚位置的重要性,设计两个活动探究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和东南亚农业生产,补充视频、图文等资料,让学生了解我国在一带一路中的巨大作用,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学生在认识东南亚的同时丰富课外知识。
听课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给出了高度评价,七年级和八年级下学期都是区域地理,两位老师打破区域教学的固有模式,以学生为本,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展开教学,认识区域的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让学习变得更有趣,更有意义。张怡老师的课富有诗意,俞顺老师补充一带一路相关材料,课堂知识容量大。学生参与度高,学习效果好。
最后教研员庄晓蓉老师给出建议:
1. 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需要。情境要能真正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一境到底,让学习具有连贯性。
2. 问题要精心设计。问题要由简到难,步步深入,要仔细推敲,设计高质量的问题,能体现学生思维。
3. 语言要精练。语言不可随意,要精心雕琢,说话要大方,有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