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逸亭
今年暑假入职后,我拿到了《自主学习型课堂的理论与实践》这本书,在通过对它的仔细研读之后,我获得了一些感悟和启发,使我受益匪浅。
毛主席曾写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句话在邱学华先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同时也激励我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要不断钻研,学习创新,并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问题,主动去寻找方法解决问题,以此来提高自己。
在成长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要敢于尝试,尝试是人生的必修课。所以我们也要让学生知道,失败其实比你不可怕,因为虽然尝试不一定都能得到理想的结果,但一定会有所收获。在每一次的尝试中,我们会收获经验,增长智慧。就算在尝试的过程中遇到重重的困难,我们也不必惊慌失措,因为我们不仅可以靠自己,我们还可以靠课本、靠同学、靠老师、靠父母来解决问题。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通过多种方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仅仅通过一次练习来判断学生的好坏。有时练习的正确率高不一定代表学生已经完全掌握所学知识。我们要学会发现学生最深处的问题,帮助学生找到有效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但也不能是直接告诉学生解决方案,而是要启发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在课堂中,我们还应当要通过组织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多开展比如小组交流之类的学生活动。鼓励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有利于克服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地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所以展示思维过程也应当要体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我们都知道,教材在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我们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要对教材有深入的理解,不能死板教条,而是要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想法,并且要有自己的创新。目前教育资源形式多样、种类繁多,而传统的图书馆、资料中心这些学习资源环境已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了。当然,也不是说要抛弃这些传统的学习资源,而是我们需要在自己已经熟悉的学习资源的基础上,了解更多的教育资源的分类及其特点,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真正地利用好这些资源。
教学的针对性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难。我们首先就要非常了解自己的每一位学生,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在学习上关注我们的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关心关爱每一位学生。其次我们还要对各种教学资源熟练掌握,才能在合适的时机正确地使用。最后我们要认清,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都有其独特性,做到这些才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