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初中地理核心素养中综合思维的培养路径探究
发布时间:2024-01-1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袁林艳

俞顺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213161

 

摘要:初中地理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阶段,而综合思维作为其中的核心要素,对学生的学科认知和跨学科应用至关重要。然而,在当前教育环境下,教师面临着如何有效培养初中生地理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的挑战。因此,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概念,明晰其中综合思维的内涵,并探讨相应的培养路径,为提高学生地理学科水平和综合素养水平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关键词: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综合思维;培养路径

前言:

综合思维是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对地理知识的全面理解、跨学科能力的灵活运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将从地理教育的目标出发,明确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重点分析其中的综合思维要素,并深入挖掘在教学实践中培养综合思维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总结和新的见解,希望为初中地理教育提供可行的培养路径,以满足社会对学生的高素质要求。

一、引导学生做综合思考

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关键目标之一。其中,综合思维的培养成为突破口,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提升学生在地理学科中的整体素养。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为例,探究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有效路径[1]

通过引导学生对地形和地势进行全面的思考,教师可以促使学生超越表面现象,深入挖掘地理背后的原因和影响。例如,可以通过实地观察、地图解读、模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地形如何塑造地势,并探究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这一过程,学生能够培养比较、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形成对地形和地势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在课堂中引入多元素的学科知识,如地质学、气象学等,拓展学生对地形和地势的认识。通过交叉学科的方式,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地理学科的综合性质,形成对地理知识的系统掌握。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地理问题,也培养了学生将不同学科知识进行整合的能力,提升了学科的综合素养。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实际问题解决,例如设计城市规划、应对自然灾害等任务。通过这种任务型学习,学生将不仅仅是被动接受地理知识,而是能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在初中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教学的关键任务之一。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2]。以“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这一课为例,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能够更好地实现学科知识与综合思维的有机结合。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生动直观的自然资源案例和图表。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的运用,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例如分布、利用方式等。这种视觉化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好奇心,并促使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综合思维的能力。

在教学设计中引入实地考察和实验操作。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实地考察,亲身感受自然资源的现状和特征,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同时,在课堂上进行小型实验,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深入了解自然资源的形成、分布规律等方面的知识。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

在课程设计中引入多角度思考和讨论的元素。在“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这一课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班级讨论等方式,促使学生在集体思考中形成独立见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综合思考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尤为重要,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还能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发挥综合思维的能力。以“交通运输”为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交通运输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趋势。通过分析不同交通工具的特点、优劣势,学生可以在思考中形成对交通运输问题的独特见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辨能力,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交通运输对社会、环境、经济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课堂互动和实践活动,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本地交通状况并提出改进建议。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学生们能够从不同角度汇聚思维,形成更为全面和创新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更是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在课程设计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思维。交通运输不仅仅是地理学科的范畴,还涉及到经济学、环境科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通过引入相关的知识点,将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融合,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能力。

总结:

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不仅仅关乎学科知识的传授,更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在本文中,深入研究了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重点探讨了综合思维的培养途径。不难发现在教学实践中,注重问题导向教学、跨学科融合、实践性教学等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这仅仅是初步探索,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对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不断完善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模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孙聪.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N].科学导报,2023-11-28(B03).

[2]张小丽,常根宝.初中地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J].甘肃教育,2023,(22):22-27.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武进区定安中路12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