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课题研究总结
发布时间:2024-01-1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袁林艳

一学期以来,课题研究工作按照学期初制定的课题研究计划有序地展开,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展开文献研究

课题组继续展开文献研究,研读《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阅读了袁孝亭主编的《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余文森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刘月霞、郭华主编《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理论普及读本)》等相关书籍,通过文献研究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有效地推进课题的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明确初中阶段地理空间定位能力的培养应达到的目标,探索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地理空间定位能力的方法,以深化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行动研究

根据研究方案进行案例研究,开展研究课、综合实践活动、学术沙龙等活动。具体活动如下:

1)在七、八年级分别开设培养学生空间定位的研究课。课题组老师共开设了《气温的变化》、《水资源》、《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多变的天气》等校际、市区级公开课,通过课例研究探讨怎样通过地图观察地理事物的位置,学会描述地理事物位置的方法以及对地理事物的位置作出简单的评价,并能理解不同区域在不同自然环境影响下,适合发展什么样的农业生产,形成怎样的生活习惯等。通过课例研究,初步形成区域教学的基本模式,通过平时的读图观察、描述位置、评价位置、分析自然环境与生活生产的关系等训练,提高学生的地理空间定位能力,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树立人地和谐的正确观念。

2在七年级展开简易地球仪的制作和校园平面图绘制的综合实践活动。在班内评选优秀作品展示。通过简易地球仪的制作、绘制经线和纬线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事物的经纬度位置,初步建立空间感,为地理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3)在八年级展开中国行政区图拼图制作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绘制、涂色制作拼图,再完成拼图,一方面熟悉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分布,同时提高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开展主题沙龙活动,商讨活动中发现的问题,优化研究方案,在后期的实践中推进。

三、研究成果

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申报以来,积极参与研究,平时及时做好反思总结并撰写成文,其中袁林艳论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初中地理学习评价体系构建探索》发表于《科教创新与实践》2023.10;王珏婷《关于自主学习型课堂建设的研究》发表于《科教创新与实践》2023.9。潘亚波老师开设市级讲座,俞顺老师开设中小学援疆对口帮扶资源培训视频讲座。

课题组所有成员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认真研读相关文献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在实践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展开研讨完善研究方案,课题按研究计划顺利地展开研究,并及时在课题网站更新研究动态,通过一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每位成员的教科研水平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后期的研究中,课题组成员将再接再厉,按照研究方案,结合实践不断调整完善,确保课题扎实有序地展开。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武进区定安中路12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