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范燕丽 2023-2024第一学期个人总结
发布时间:2024-01-1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胡小凡

在繁忙和有序中时间悄然而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感受到了这个集体给我带来的欢乐与收获,也让我在这个团队中成长。工作室导师及伙伴们好学上进、乐于创新、勇于开拓的精神给予我很大的动力,让我在教育教学实践的岗位迈着坚实的步伐。成长是一个过程,是一份快乐。回想在工作室这一年的点点滴滴,可谓是充满了欢乐与感恩。

在备课、上课上,我认真研读教材和教参,认真独立完成一次备课,并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认真进行个人二次备课,在批改完学生的预习作业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再进行三次备课。严格按照学校的“359”课堂模式上好每一节课,努力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力争做到每一节课都有效甚至高效。教育教学上,我严格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从不迟到早退,认真负责上好每一节课,每天的早自习,晚上的自主学习时间我都会积极进教室辅导,适时做好提优补差。我积极参加工作室活动,对自己教育教学遇到的困惑及时请教其他成员,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

这学期我上了一节校际公开课,努力尝试了依标教学,过去我对新课程、新课标充满的惧意,不敢尝试,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凡事先要努力尝试,定下心来,慢慢做,自己也可以做好,也让我对新课程、新课标有了新的认识,我想接下来我敢于在我的课堂上大胆尝试了。

另外这学期我也学习了《叶圣陶教育名篇选》,有了以下感悟:作文教学作为语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叶圣陶的作文教学理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倡导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和表达能力,这与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核心价值相一致。我们平时应:关注课堂建构,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叶圣陶强调培养学生捕捉写作素材的能力,课堂建构在叶圣陶作文教学理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深度融合校本课程与作文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基于叶圣陶提出的“体验、感悟、表达”理念,可以设计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作文题目,帮助学生深度体验生活,培养对生活的感悟力。同时,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写作实践指导,通过提供充分的范例和实践机会,帮助学生理解作文的规律和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拓展学生思维,构建作文训练目标在叶圣陶的作文教学理论中,注重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实践,旨在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作能力。基于此,构建作文训练的目标应当包括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感知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写作技巧,以及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针对初中生这一年龄段特点,应结合具体文本进行分析,启发学生的内心体验与情感表达,从而激发其对写作的热情和兴趣。开展创作交流,构建作文训练手段在教学策略方面,以叶圣陶的作文教学理论为指导,开展创作交流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彼此之间的文学启迪与思想碰撞。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分享会、作文交流会等形式的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分享自己的作品,接受来自同学和老师的建设性意见和评价。这种交流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提高作文表达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对他人作品的欣赏能力。叶圣陶作文教学理论以其独特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方法在中国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叶圣陶作文教学理论与初中建构作文的策略研究,我发现其理论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也为初中阶段作文教学提供了实际可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叶圣陶作文教学理论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倡导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和表达能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同样,我自身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于课堂的管理方面我还做的不是很到位,如小组合作没有发挥到最高的效益;上课方面不能做到每节课都教师用语简洁精炼、有效,主问题的设计不能做到有新意,学生的活动的创设有时不够丰富等等,在教育教学理论方面我有时还存在懒惰性,不积极努力去巩固所学过的理论及接触及时更新的理论,这就导致了有时更不上新的教学理论研究,就不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这些都是我要努力的方向,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要逐一克服自身的缺点,还要多读书。将先进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学中。多向工作室的其他成员学习,多听课,多请教,多思考,多反思。多学专业知识。切实提高自己解题的能力。多交流,抓住上课、开课、教研的机会,找到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及时改进。

在工作室这样的快乐的环境下我一定会更加努力的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并不断提升自身的各方面能力。所以针对现在自身的不足,下学期我会更加努力,每一阶段都会制定好合适的计划,每一堂课、每一阶段都会做好反思和总结工作,争取在教育教学实践和理论上都取得进步。又一年的学习,我不断成长着,收获着,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相信在胡小凡的精心指导下,在同伴们的真诚帮助下,未来我会走得更好!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武进区定安中路12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