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唐皓 2023-2024第一学期个人总结
发布时间:2024-01-1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胡小凡

这一年,我基本完成了工作室预期的目标以及自己制定的发展规划。这段时间以来,虽然感觉到很忙碌、艰辛,但更多的是体会到了自己成长的欣喜,体会到了收获的快乐。现在对这段时间的学习与工作进行一个小结。

一、专业读写,厚积薄发

专业阅读是一种吸纳,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能奠定教师的学术根基,影响其学科思维方式。自加入工作室以来,我制定了详细的阅读计划,本学期我认真研读了《唐诗鉴赏辞典》,余映潮语文教育思想,王君“青春语文”及情境教学,叶圣陶教育名篇等,并撰写了读书笔记,让阅读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专业习惯。在专业的阅读中不断成长,蜕变,成熟,用专业阅读撬动自己的专业生命。   

专业写作是一种梳理表达,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本学期我立足学校、课堂、学生开展教育科学研究,认真积累教学过程中的心得感悟,捕捉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强弱音符,坚持每月整理一篇教学设计。

在撰写读书笔记的基础之上,我还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集合成文字记录下来并发表。

二、课堂实践,修炼技艺

一年来,工作室始终聚焦课堂,通过研课、磨课、评课、议课等形式分享彼此宝贵的教学经验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激发成员的自身潜力,夯实教学基本功。工作室成员执教的各类公开课,充分展现了精湛的教学技能和娴熟自如的课堂驾驭能力。这些课堂汇聚了教育智慧,在共享知识、经验和智慧的同时也锻炼了自身的教学的能力,使工作室成员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得到长足进步。

    在本学期,我也积极申报并开设了一节工作室研究课《学写现代诗》。从最初版的教学设计出炉,到与胡小凡主任的交流,修改,磨合,再到磨课和最终的定稿和上课,历时达半个月之久。虽然说,中间的过程是比较痛苦的,但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在不断进步。对于工作室提出的“分层目标”和“分级评价”等理论有了切实的理解。由此我真切地感受到,如果把教育教学理论孤立开来,那它仅仅是一个理论,一个词条,但如果把他们和日常的教学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探究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那理论也就不再是枯燥的教条,同时,课堂的教学也会更具有针对性。这次研究课也给我之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在研究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教学上的一些短板,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改进。

本学期共开设了四次工作室活动,无论是工作室成员的课堂教学展示,还是成员们学习叶圣陶教育教学理论的心得感悟,亦或是专家名师们的高屋建瓴的指导,都让我有了醍醐灌顶般的感悟。比如,胡小凡主任提出,教学是一个发现与演练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力争找到适合学生的训练点,找到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充分调动学生文笔的触感,比如:体验点,生活热点,学习的结合点等第。同时,上课要上出成效,还要在现实中发现学生特别的生活、特殊的人、特殊的生活体验等,而在课堂上,还要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互动学习。作为教师,要研究写作指导课的类型等。除了如何上课,在工作室活动中,讲座还指导工作室成员如何评课。在工作室评课过程中,要注意六个维度,分别是理念的体现、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学习方式的运用与细节的处理,学习成效的评价、教学特色的分析等。这些讲座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进步。

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做好常规教学

我们的教学工作也必须从最基本的常规工作做起,艰苦锻炼,不断磨砺,才能取得成功。因此,做好教学常规,成了我工作中最重要的一步。

 

在日常的教学中, 我能认真钻研教材,潜心研究教法,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努力上好每一堂课,把自己的随堂课都上成公开课。在课堂上,我能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重视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学改革的新理念真正落实在课堂里。

回首半年来走过的道路,我深感充实与快乐,内心充满感激。在忙碌中我们找到了充实,在细微中我们理解了认真,在总结中我们得到了反思,在反思中我们收获了经验。我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扬自己的优势,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以更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力争使自己在教学取得更大的进步。

我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扬自己的优势,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以更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武进区定安中路12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