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一学期的工作又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回想自己在工作室学习和工作的点点滴滴,令人难忘 。在工作室领衔人胡小凡的指导下,基本完成了工作室预期的目标以及自己制定研修计划,虽然感到很忙碌艰辛,但更多的是体会到了自己成长的欣喜,体会到了收获的快乐。现在对本学期的学习与工作回顾总结如下:
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活头源水来。
1、跟书本索学
多读一些好书,多学习别人的思想,会让自己思维永远鲜活,情趣高雅,才思敏捷。本学期我读了《叶圣陶教育名篇选》《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班主任基本功实务》等等书籍。教师如果停止学习,教研活动就会变成“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我平时注重学习先进教育理念,不断的充实自己。
2、跟名师精学
短短的半年时间,我们的工作室多次开设了专题讲座。武进区教研员张立成主任就《再说单元教学》进行讲座。张主任首先从崔允漷教授和一些主流观点对于“大单元”的解释出发,为“大单元”初步下了个定义,接着向各位老师深入剖析了“大概念”“大任务”“大情境”的具体概念,从学习材料、课程知识、教学方式、情境任务、课程资源运用等方面比较传统单元教学与大单元教学的区别,张主任又为大家指出了大单元教学的局限之处,为教师们实施大单元教学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建议。刘高平院长开设了专题讲座《写作与写作教学》,结合自己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向广大初中语文教师阐述“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写作观”,并建议写作教学应该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开始,写日记、写阅读札记、写生活随笔,要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多多练习,有针对性的训练:思想训练、思路训练、分点训练、分层训练。
胡小凡主任进行《真写作,真教学》的专题讲座。他分析当前的写作教学现状出发,阐述了怎样回归语文课程的本源,通过听说读写进行语言实践,实现课程标准中阅读与写作相关要求的落地。臧剑斌主任做了《写作教学,我们有何“为”?》的主题讲座。臧主任从六个方面谈作文教学的做法:一、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二、引领学生多从生活中找“米”,三、巧妙整合课例资源进行读写结合,四、注重评改的实效性,五、逐步构建起循序渐进的训练体系,六、学会写考场作文,对各写作环节进行细致的写作指导。臧主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列举了作文教学中需要理清的理念和做法,与会老师感悟颇深。胡小凡主任在臧主任的讲座的基础上,又就怎样找“米”和品“米”,指导了具体的教学方法。
3、分享同伴智慧
工作室的成员是来自不同学校的骨干教师,还有来自实验学校的。这给我们提供了学习提升的机会,多次活动中聆听着伙伴们的论坛,分享着他们的教学智慧。积极参加省、市、县和学校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珍惜每一次教师培训,唐皓老师带领初三(9)班的学生们进行了《尝试创作现代诗》的习作教学,胡伟老师的公开课《写小人物》着眼于写作素材的积累与修改提升,依据新课标的要求,采取教学评一体化的方式展开教学,陆琴老师的公开课《<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整合阅读》,刘怡老师开设了课题为《写出人物的精神》的作文教学,毛文娟老师开设了《“动”起来,人物形象更鲜明》的作文教学课。本学期累计听课56节。
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做好常规工作。
我们的教学工作也必须从最基本的常规工作做起,艰苦锻炼,不断磨砺,才能取得成功。因此,做好教学常规成了我们工作中最重要的一步。在日常的教学中,我能认真钻研教材,潜心研究教法,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把自己的随堂课都上成公开课。在课堂上,我能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重视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学改革的新理念真正落实在课堂上,辅导学生获得新知识,掌握新本领。
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做好教研教改。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最终想要认识的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依靠亲自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学了本书本知识,听了专家讲课,我们每一名教师只有走教学研之路,开展切实有效的行动研究,才能使平时的教学教育工作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我能积极参加工作室、学校的教研活动,同时将自己的教学资源、教学反思、学习体会等,和工作室的成员一起交流,一起成长。今年我撰写的两篇论文均获得了省级奖项。
2、努力方向。
在反思中我们收获了经验。回顾本年的工作,我觉得进步不小,但也存在着不足。例如在教科研一块,自己的努力程度还远远不够,离工作室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文章撰写是我的弱项,今后我要将提高论文撰写的能力放在首要位置,要学会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剖析和修改,促进撰写能力的提高,争取文章在教育刊物上发表,以更好的成绩证明自己的能力。我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扬自己的优势,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以更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在教学科研上都取得更大的进步,无愧于名师工作室成员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