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更替,转眼已到2024年,回首这一学期的工作学习生活还是一如既往的繁忙,但又是那么的充实和收获满满。这学期胡小凡名师工作室在胡主任的组织和安排下,有条不紊的开展了一列的活动,有理论学习交流,有专家引领,有课题的案例研究,我和工作室的成员积极参与,取长补短。现将本人本学期的情况总结如下:
1、专业阅读提素养,拓展视野厚积淀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不断给自己补充新知识,拓展视野是教师成长必不可少的能力。阅读不仅可以增见识长学问,转观念拓思想,更能改变思维习惯,促进个人成长。自参加工作室以来,胡主任一直向我们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并通过多种形式督促我们拓展阅读面。这使我养成了自主阅读的好习惯。
今年暑假,我购买了《叶圣陶名篇选》,利用假期认真研读,特别是叶圣陶先生关于写作部分的论述更是反复阅读,仔细琢磨,使我对写作以及写作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认识到写作不是为了任何一个目的,写作就是“诚实的自己的话”, 既然是写话,内容就必须要真实。叶圣陶认为“既然要写出自己的东西,就会连带地要求所写的必须是美好的;倘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生活的实况;倘若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性情自然”,写作就是真实地表达自己,所以我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敢于真实地表达自己。我将自己的阅读进行整理,完成了《叶圣陶写作教学理论摘要》。
同时,每次活动工作室成员从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中推荐的两篇优秀论文,更是让我开拓了视眼,了解他人是如果做研究的,自己进行学习和借鉴。
2、同课互动展才情,专家引领促发展
我们工作室成员注重在课堂实践中成长。工作室开展了一系列交流、磨课、上课、听课、评课活动,这些活动给我提供了学习、思考、提升的机会。比如湖塘实验中学的唐皓老师的《尝试创作现代诗》的习作教学,让我反省自己的教学;前黄实验胡伟老师的公开课《写小人物》着眼于写作素材的积累与修改提升,让我学会多元评价,构建评价体系;湖塘实验中学的刘怡老师开设的课题为《写出人物的精神》的作文教学,教学中师生读写共生,在经典例文的浸染中提升了语言文字感受力,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理念下的真实情境的任务驱动学习策略等等。
这学期,胡主任还是一如既往的每次活动都会请专家为我们做专题讲座,做高屋建瓴式的引领。例如:张立成主任的《再说单元教学》讲座,让我们对“大概念”“大任务”“大情境”的具体概念等有了一些认识;刘高平院长开设的专题讲座《写作与写作教学》,建议写作教学应该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开始,写日记、写阅读札记、写生活随笔,要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多多练习,有针对性的训练。疏大四校长的《新课标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浅说》,从“为何”与“如何”两个方面阐述了“新课标理念下语文阅读教学变革”。诸如此类,不一一列举,这些专家的引领,促使我不断发展。
3、课题研究练真功,制度严格促落实
要想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就得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胡主任为了激励每位成员参与的积极性及互动性,每次工作室公开课之后都要让工作室成员参与评课,很多时候都是胡主任临时抽签决定,要求我们从指导教学、分点教学等研究角度入手去评讲,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每次听课时要全神贯注,同时思考本节课的优劣。这样一来不仅锻炼了我们的评课能力,也为我们的教学案例撰写打下了伏笔。
在最后两次活动时,开展了主题交流,分享叶圣陶写作教学思想研究感悟,很多老师将叶圣陶写作教学思想与自己的作文教学经历相结合,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些都让我佩服不已。
这是本学期的收获和感受,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开设公开课,在活动的过程中还是有点被动。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实践中,我会有所改进,并在工作室的指导下继续努力工作不断成长,争取在新的一年能够有更大的成长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