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胡伟 2023-2024第一学期个人总结
发布时间:2024-01-1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胡小凡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又到了一学期总结之时。作为武进区胡小凡名师工作室的一员很荣幸和伙伴们一起学习、成长,在胡主任的带领下,本学期我一如既往的充满热情,充满干劲,认真参与工作室的每一次活动,积极参加各类教育教学比赛,并在本学期荣获常州市师德模范和武进区名班主任的荣誉时值岁末年初,想用一个“有”字作为年度关键词,总结这一学期的经历与收获,总结如下:

一、有思想,聆听大家之言

要感谢胡主任在每一次工作室活动时邀请专家为我们传经送宝。本学期有幸聆听了刘高平院长的讲座《新课标理念下的写作教学》,张立成主任的讲座《再说单元教学》,疏大四校长的讲座《新课标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浅说》,胡小凡主任的讲座《真写作,真教学》。

刘高平院长从“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写作观”出发引发我们的思考,建议我们写作教学应该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开始,要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多多练习,有针对性的训练。更让我学到了:写作教学的追求是让他不怕写,让他喜欢写,让他写得好;写作教学的路径是爱生活,勤观察,多阅读,重思考,好想象,会修改,善表达。张立成主任是我们工作室的常驻嘉宾,每一次的讲座都感觉熟悉又亲切,如长者般谆谆教导。与我们一起重温大单元教学的概念,让我们领悟到“大”是大单元、大概念、大任务,启发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学习、去尝试、去优化,慢慢地稳稳地走出路来。疏大四校长高屋建瓴的指导,让我更深入地思考了新课标,学科育人的内涵;新课标,教学评价改革的导向;课堂中始终有“人”的意识;课堂中正确处理学与教的关系;要在“过程”中给学生真切的体验。胡小凡主任作为工作室的领衔人,每次都会有真知灼见与我们分享,他让我们在求真求实的路上坚定步伐。

二、有能量,聚集研修之光

教研路上最快的成长莫过于写论文,本学期在工作室课题“叶圣陶写作教学思想引领下五分写作教学研究”的带动下,认真阅读叶圣陶教育教学论著,整理摘录并做深入研究,完成两篇论文的撰写并发表,即《基于叶圣陶写作教学思想的作文分步教学研究》和《以分级目标引领初中议论文写作教学》。

在胡主任的组织筹备下,工作室收集整理了大家最近发表的论文,并整合成论文集《五分写作教学研究》。翻看之后,我惊讶于大家成果之丰硕,也惊艳于伙伴们研究之深入,思想之深邃,我不能做一只“井底之蛙”,不能只是仰望天上的雄鹰,更要勇于跳出井口,生出自己的教研翅膀,奋力起飞。

也感谢工作室同仁们每次分享的科研文献,每一篇我都会认真研读,最前沿的科研理论确实能开拓我们的眼界,启迪我们的智慧。同时,学习这些文献,也让我摸索出一点写作的技巧,确实受益匪浅。

三、有智慧,探寻教学之法

本学期我认真参与工作室的每一次活动,以求知的心理认真聆听每一次研究课,认真学习有益的写作教学方法。湖塘实验中学唐皓老师执教的尝试创作现代诗》,从内容、思想、形式上给学生以指导,并结合写作实践,让学生有了一次诗歌漫游。人民路初中陆琴老师执教的《<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整合阅读》,上课伊始,便带领学生走进真实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向编辑部推送美文。并且以三个任务构架整堂课,顺利完成学习目标,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理念下的情境意识与任务意识。

当然,最有收获的是自己执教的作文课《写小人物》,课前我组织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准备写作素材,教学设计中着意凸显新课标的理念“教学评一体化”。聚焦教学目标,充分尊重学情;聚焦学习过程,体察学生需求;聚焦多元评价,构建评价体系。也感谢胡主任对我的指导与鼓励,让我学会了区分作文课的课型。

评课也是一种收获甚至是一种沉淀。在评价湖塘实验中学刘怡老师执教的《写出人物精神》一课时,我从“情境”出发,阐述了自己的怀疑与思考:写作教学中情境的创设与运用。我认为:情境在“真”而不在“新”;运用情境,更在整合教学资源;真实的情境应有真实的评价。

这一学期有困惑,有收获;有怀疑,有坚持;前路浩荡,万物可期。感谢工作室胡主任和伙伴们带给我的成长与感悟,站在新年的起点,走向更好的自己。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武进区定安中路12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