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充满热情。正如我在武进区胡小凡名师工作室的经历,本学期我一如既往的充满热情,充满干劲,广泛阅读,勤于思考,积极实践,认真反思。现总结如下:
一、在阅读中提升
本着“开卷有益”的原则,本着提升研究力的初心,我每个月都要阅读两本语文教学期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和《语文教学通讯》,积极了解最前沿的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工作室的每一次活动中都有专家讲座、专题讲座,这也是我教学理论的补给站,刘高平院长的讲座《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张立成主任的讲座《写作教学同题不同层级的教学策略》、杜鹃老师的讲座《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优化设计的实践与思考》等,每次我都会认真记好笔记,整理消化,取其精华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工作室成员每一次分享的文献资料我也会积极阅读,整合为自己的文献积累册,时常翻阅,为自己撰写论文提供灵感和素材。也要感谢胡小凡主任对我们的引领与指导,围绕叶圣陶写作教学思想,展开五分写作的研究,让我的论文写作方向更加明晰,更有动力。
二、在实践中享受
本学期我认真参与工作室的每一次活动,以求知的心理认真聆听每一次研究课,认真学习有益的写作教学方法,集思广益,也便受益匪浅。周玲老师和庄烨老师同题异构的作文课《审题立意》,依据学情,分别对八年级和九年级的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指导,让我了解到教学一定要充分尊重学情,尊重教育规律;祁瑶老师的《抓住细节》和张静雯老师的《谋篇布局》让我学会如何从宏观与微观不同角度切入来指导学生写作;岳天钰老师和石梦娇老师同题异构的《修改润色》让我对修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重视,尤其岳老师所言的高级的修改应该是主题上的升华与创新;薛佳老师和范燕丽老师同题异构的《创意表达》,也让我对“创意”二字有了更深的领悟,也懂得了如何在“寻常普通”中寻找创意。工作室里的好课比比皆是,是学习更是享受。
三、在历练中成长
本学期最大的成长应该是个人教研能力的提升,最显著的成果有两项,一是总结完善了上学期的小组研究专题,撰写了论文《以分级目标引领初中议论文写作》,并在胡小凡主任的鼓励下,积极投稿,最终发表在《初中生世界》。二是完成了工作室的任务,开展了专题讲座《五分写作分步教学策略》。为了此次讲座能够顺利完成,我结合自己的思考与探索,查阅了诸多资料,并且整合研究了工作室同仁们的课例,虽然讲座时间短暂,但是前期的准备和个人的思考是比较多的,也会进一步整理成论文。参与工作室活动,也提升了我自己作为备课组长的研究与组织能力,能更好的带领备课组成员开展教研活动,提升研究能力。
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前行,需要坚持;坚持,一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