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一学期的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胡小凡主任的指导下,本学期,我基本完成了工作室预期的目标以及自己制定的研修计划。虽然感觉到忙碌、艰辛,但更多的是体会到了成长的欣喜和收获的快乐。现在对本学期的学习与工作回顾总结如下:
1.提升了理论水平
多读一些好书,多学习别人的思想,会让自己思维永远活泼。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在平时注重学习先进教育理念,不断地充实自己,积极参加省、市、县和学校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珍惜每一次教师培训,本学期累计参与工作室活动超过五次。工作室的每一次活动也会推荐优秀的文章进行研读。
2.聆听了名师讲座
这一学期,我们的工作室领衔人胡小凡主任多次邀请专家为我们进行专题讲座。常州市教科院张春副院长开设的主题为“2022课标及我们的行动——新理念背景下的毕业班作文教学”的讲座结合新课标的内容,分析了学生应该达到的写作水平,并提醒教师,要关注和语文教学相关的新闻和事件。张立成主任以“初中语文命题标准与策略”为题指导教师从宏观到微观展开教学评一体化的探索。张主任结合高考、中考多个案例分析命题的特点,指导教师掌握命题的四个要素,学会在日常教学设计符合生活真情境的探究任务,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提高思维品质。
3.分享了同伴智慧
工作室的成员是来自不同学校的骨干教师,还有来自湖塘实验的胡小凡老师作为工作室的导师进行引领,这给我提供了学习、提升的机会,多次的活动中,聆听着同伴们的“论坛”,分享着她们教学的智慧,作为一名初入教学领域的新人,我收益良多。本学期,我也有幸获得了开课的机会,磨课的过程是艰辛而又幸福的,艰辛在于能力经验不足,还未能达到理想中的教学水平;幸福在于这一过程中受到了工作室成员及胡主任的鼓励与帮助,对于新手教师来说,着实是一次记忆深刻的成长历程。
回首半年来走过的道路我深感充实与快乐,内心充满感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扎实地学习反思,践行沿着“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的方向前行,争取实现工作室共同的愿望:展示语文工作室的风采,树立起勇于创新、勤于实践的一面旗帜,发扬一种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执着追求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