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级胡小凡名师工作室成长的第二年,虽然感觉到很忙碌、艰辛,但更多的是体会到了自己成长的欣喜、体会到了收获的快乐。我们工作室的领衔人胡小凡主任对语文教学工作不懈的努力和执著的追求深深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其次,我倍感这个团队的魅力,它不仅带给我欢乐、温暖与收获,更让我学会了如何在教育教学的岗位上迈好坚实的步伐!
一、精心磨课,提升能力
学期初,我向胡主任申请了一节研修课,胡主任满口答应,主题定为“如何突出中心”,拿到主题,我首先构想了一个教学设计,从书本入手,归纳方法,方法有很对,例如线索贯穿,突出中心;详略得当,突出中心;前后铺垫,突出中心;铺垫渲染,突出中心;开门见山,突出中心……然后引用课文中的名篇让学生身临其境,了解到各种突出中心的方法之妙,最后实战练习。后来胡主任提醒方法呈现太多,课堂贪多嚼不烂,不妨只挑其中之一进行强攻。在他的指点下,我就挑选了“卒章显志”这一招,通过列举《春》《散步》《荷叶母亲》三篇经典文章的结尾,通过删减法,对比法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卒章显志的注意事项:1)“志”,不但要高度集中,而且要精炼明确、干净利索,有似“画龙点睛”。2)卒章显志的“志”,应是文章事理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而非勉强“显志”或任意拔高,更不是硬贴上去的。3)“志”,要与全文构思紧密相连,浑然一体,恰到好处,懂得点题、并且首尾呼应。4)“志”,可以在点题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修辞、直抒胸臆等吸睛。学生在此基础上在针对本次期中考试“给这个人打个比方”的三篇范文加结尾。这样一来,课堂目标明确,方法归纳得当,学生实战也有参考,显得干净利落。他还提出根据最新课标要求,最好要设置一个情境,所以我就给我这堂课加了一个《晓声》文学社要增设一个“如何突出中心”的新栏目,要向各位小编辑小专家讨建议,学生的积极性明显得到提升。所以每一堂课的背后不光要有授课者的预先构想,也需要有像胡主任一样的专家从旁指导,这样就会少走很多弯路。
与此同时,我也聆听了各位成员教师的真实课堂,的的确确是紧紧围绕“五分写作”这个主题在做思考和探索,这也是领衔人的个人魅力。
二、专家讲座,智慧分享
领衔人胡小凡主任作了《写出更好的考场作文》讲座,他提出师生共同建构写作过程的教学思想,指导教师们从课程的角度系统设计写作教学课程,并列举了诸多课例,让成员教师切实理解写作课程建构的具体策略。胡主任还做了《以文从字顺为例论分类内容写作研究》的专题指导。他分析了部编版教材的编制特点,指出教材按主题内容和写作技能分类,涉及五个方面的训练要素:写作意识与情趣的培养、文体意识与文体表达、文章结构特点与文章逻辑、材料选用与随文学写、语言训练与提升,整体体现宏观理念——分类训练——完善提升的训练思维。梳理教材的写作体例,合理展开分类内容的教学研究,有助于帮助教师形成系统的写作教学课程,有助于学生逐步增强写作能力。
前黄实验学校的疏大四副校长作了《作文教学的若干问题与思考》专题讲座。疏校长指出,当前写作教学主要存在教学规划不清、写作指导不实、实践方式不活和评价提升不力的四个问题。因此,疏校长针对这四个问题一一给出了应对措施,并指明了新版课程标准中写作教学的方向,可谓鞭辟入里,让成员老师感悟颇深。
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语文教研员张立成主任以“初中语文命题标准与策略”为题指导教师从宏观到微观展开教学评一体化的探索。张主任结合高考、中考多个案例分析命题的特点,指导教师掌握命题的四个要素,学会在日常教学设计符合生活真情境的探究任务,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提高思维品质。他强调,提升教研组出题水平对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鼓舞大家不断提升教科研水平,共同建设高质量的语文教学课堂。
张春院长先从2022年的中考作文题“强与坚强不一样”入手,分析了常州作文命题的特点与方向。接着,张院长结合新课标的学段目标,指出初中阶段学生要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教师的教学要和高中的考察要求接轨。张院长指出,无论是目前使用的统编教材,还是新课标,对议论性文章写作的训练指导,都十分重视,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辩证地思考问题,形成散发性思维、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以上名家讲座都是结合实战经验,经过系统整合下来的真经,的确让我受益良多,视野开阔很多。
三、理论学习,科研必需
工作室十分注重文献阅读与研究,胡小凡主任定期组织教师谈阅读收获。胡小凡主任还不定时向我们推荐了不少有关语文教学方面的书籍:《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给孩子们的写作课》《精致语文》等等,尤其是面对部编版教材的推行,理论知识的储备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方面,我显得落后太多,虽然有胡小凡主任的制度约束——每学期六次的文章推荐,每月一篇心得体会,每学期一篇高质量论文,但是依然理论学习的主动性不足。本年度的常州市和武进区的五级梯队荣誉因为课题科研方向的短缺也错过了,我一定要以此为鉴,多读书,多写论文,多参与课题研究。
回顾这半年名师工作室的工作,我觉得收获很多,但是也存在着不足。我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扬自己的优势,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以更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力争使自己在教学、科研上,都取得更大的进步,无愧于“胡小凡名师工作室成员”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