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同课异构共研中考古诗词复习 借鉴教材探索写作范文教学
发布时间:2022-05-2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胡小凡

5月24日上午,武进区胡小凡名师工作室联合武进区顾志平名校长工作室、湖塘实验中学教育集团语文学科教学研讨活动在淹城初级中学举行。两个工作室全体成员、教育集团各成员校以及淹城初中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分为课堂观摩和主题研讨两部分。淹城初级中学的祁瑶老师与湖塘实验中学的常洁老师围绕中考语文中的诗词鉴赏进行同题异构。祁瑶老师《“裘马轻狂”终有时,“忧思黎元”始永恒——群文复习杜甫诗词》一课,首先从诗歌体裁类型入手,结合诗句分析杜甫人物形象,结合写作背景了解安史之乱对诗人及作品的重大影响,然后以具体诗文引导学生感受杜甫对民生、国家的关怀之情,最后品析诗歌中的抒情手法。常洁老师《探诗歌情旨,引佳句点睛——初三诗词鉴赏复习》一课紧扣中考试题,从考题类型入手归纳理解古代诗歌的主旨与情感的方法与途径,并且与学生共同探究、实践创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兴趣,并在写作实践中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

之后,全体语文教师在胡小凡老师的主持下进行了评课和专题活动。胡老师指出,两位老师同课异构,扎实生动的课堂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品读诗歌中的情感美、人性美和艺术美,在传授学生诗词鉴赏方法提升中考解题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培植学生的文化自信,传承优秀的诗词文化。

贺剑英校长为全体与会的语文教师做了《偷大师之功,借经典之力》讲座,贺校长以教材中莫怀戚的《散步》一文为例,从一锤定音的开头、一线串珠的结构、一波三折的情节、一见如故的人物、一处多用的写景、一语传情的炼字、一见钟情的句式、一箭双雕的结尾和一文多解的主旨这九个角度解读文本,鼓励老师们在作文教学中多思考:如何让教材为我所用?文本如何一材多用?

胡小凡老师根据贺校长的讲座,例举了自己的教学案例,强调了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指出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加重写的课时,加大写的引导,加强写的分享,加深写的梯度。

其后胡小凡名师工作室进行了专题研讨活动。工作室成员胡伟老师分享了议论文分类内容框架建构的原则和方法,邱丹老师例举了以群文阅读的视角进行的学生写作视野与深度的探索。最后胡小凡对各组进行初中写作分类内容的思路与方法进行具体的部署。(撰稿:陈建伟  摄影:孙兰君)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武进区定安中路12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