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郑悦、周小芹名班主任工作室

劳动教育助力学生成长
湖塘实验中学 夏琪
发布时间:2021-10-0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郑悦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对学生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意义深远,因此劳动教育是今后教育发展的重点。本文从食育教育主题班会、手工DIY家长讲堂、外出劳动实践课程三个案例,分享了劳动教育在学生日常教育中的实践和探索,明确其在学生全面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食育教育劳动教育、创造型劳动、辛勤劳动

一、不一样的520”——了解食育

说到520,首先映入脑海的一般是“我爱你”,对于这个班的学生来说,520却代表了“我爱你,蔬菜”。其实这一天也是“中国学生营养日”。经调查发现,爱吃荤菜的学生远于爱吃蔬菜的,辣条、KFC、泡面等垃圾食品,高频率出现在孩子们的每日菜单里,早餐变得可有可无,夜宵却是必不可少,这样的观念比比皆是。因此对于正处于发育阶段的孩子们,食育教育必不可少。今年的5月20日,我参加了这样一节班会,感受到了蔬菜带来的魅力。

有句老话说的好,早饭要吃的好本节班会通过照片和随机采访的形式,调查了部分学生上学期间早餐的情况。部分孩子选择不吃,下课一些零食代替多数学生会在路边摊购买,匆匆几口,便进了校。殊不知早餐在一天中扮演了多么重要的角色。那么制作简单营养的早餐真的很难、很耗时吗?两位学生利用周末自制早餐的视频,向大家介绍了简易营养早餐的做法。特别是其中一位男生,短时间内孰能生巧地做出了一顿早午餐,引来了同学们的连声惊叹,大家也跃跃欲试,想要回家一展身手。

众所周知,一道好菜需“色香味”俱全,“色”是人们对菜的第一印象。班会的最后,孩子们通过小组合作,简单的素材呈现出了精美绝伦的蔬菜拼盘。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花样切菜、设计摆盘、收拾整理。土豆组、萝卜组...孩子们骄傲地报着自己的组名,争先恐后地上台展示。原本内向的孩子可以在讲台前滔滔不绝,进度最慢的组也不放过上台展示的机会。孩子们不仅学习了一项新技能,更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民以食为天,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带孩子了解食育,其实也是对孩子进行品格教育、饮食教育、健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和劳动教育的过程。吃是人们每天必须进行的活动,但吃的是否健康却因人而异。很多人忽视了蔬菜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就像大家容易忽视早餐一样。作为一名教育者,除了传道授业解惑,培养学生健康的饮食习惯也是我们的责任。于是平时我利用周末、寒暑假等契机,让孩子们制作一些简易的餐点给父母,既能在不断尝试中学习技能,也可以感受父母每天搭配营养餐点的来之不易,更应珍惜当下,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培养良好饮食习惯的意识。

二、“马赛克”的魅力——创造型劳动

谈起马赛克,你一定不陌生,但“马赛克杯垫”对于孩子们来说,却是一个新的名词。两个看似毫无关系的词,组合在一起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呢?带着满满的憧憬本期家长讲堂开始了当孩子们看到五彩缤纷的小零件和不知用途的白色制剂时顿时一脸茫然。但当贾同学的妈妈为大家呈现出一个个惊艳的作品很快便打消了他们的疑虑,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创作。

在设计环节,孩子们创造性的劳动成果让我惊喜不断。原本看似不规则、难以组合的形状,孩子们没有全部组合,而是学会了取舍;看似单调或雷同的配色,孩子们学会了交换手中的资源,再次组合;还有部分学生在作品中用各种形状体现自己独特的寓意。在调填缝剂环节中,有的孩子调的太稀,眼看就要功败垂成这时组员们把剩余的填缝剂都拿了出来,凑出了一份新的,希望又重新点燃了。对于一些进度缓慢的学生,小组之间更是相互帮助,出谋划策。特别是贾同学,她本是个心灵手巧的孩子,但却因学习的暂时落后,在班级默默无闻现在她在妈妈和老师的鼓励下,同学的邀请下,成了其他同学的小帮手,找到了自信。

孩子们从一开始的闹哄哄,慢慢变得十分专注,从未觉得一节课能过的如此之快。眼看已经接近尾声,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分享着自己的成果,在我的镜头下留住了这美好的瞬间。这次杯垫的制作,每个人的起点都是一样的,进度快慢都是常事,只要态度端正,坚持不懈,都能满载而归。课堂可以是讲授知识的地方,也可以是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的舞台。加强创造性劳动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相信家校合力能够最终促进学生劳动技能的学习、劳动精神的提升、劳动意识的养成。

三、“第一次”助力成长——辛勤劳动

远离教室、作业,也许是很多孩子都有过的想法,这个机会很快便来临了。五月底孩子们赴太湖湾,开展了三天两夜的劳动实践课程。大多数人第一次远离父母,集体住宿。去的路上,孩子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激动地讨论着未来几天的种种。但他们没有预料到,父母除了平日里对学习的“唠叨”,更多的是无微不至的照顾。到了宿舍,孩子们便被平日里司空见惯的“小事”弄得不知所措。套被套铺床、回忆宿舍摆放标准、整理衣物,每个宿舍此起彼伏的“夏老师,快来”,让我不禁笑了汗水浸透了衣衫,手忙脚乱的第一天伴随着军训开始了

下午巧妙的课程安排更是让孩子们大跌眼镜。男生第一次学习十字绣,而女生则是脏兮兮的捏,他们一度以为是我看错了课程,男女颠倒了。带着满脸的震惊,第一节劳技课开始了。慢慢地孩子们开始好奇,对一幅幅成品感到惊奇。他们开始实践,男生学习最基本的穿针引线和各种秀法,由易到难;女生也不再抗拒,设计自己的作品,脏了洗洗不就行了。任何技能的学习都离不开动手体验,也需要不断观察思考,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往往由难到易,正所谓万事开头难,贵在坚持。

第二天与第一天相比,有了明显的进步。孩子们意识到了时间的重要性,不再拖拖拉拉,吃饭井然有序,学会了错峰洗澡和洗衣服打扫。宿舍间相互影响,孩子们放下了手上的零食,减少了聊天的时间,开始了早晚读,等待着教官的检查。慢慢的大家的作品开始小有规模,进度也慢慢地拉开了差距,大家互帮互助,认真的孩子还会把劳技课的作品带回宿舍继续完成。最后一天,孩子们配合留下了宿舍的合影,高效整理好了行李,将宿舍恢复如初而几天辛勤劳动的成果也送给了珍贵的家人、老师、朋友。

此次外出实践大大的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体验,新鲜的经历和辛勤劳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奋斗精神。劳动的艰辛让孩子们学会珍惜当下,成功的快乐也让孩子们学会勇敢的尝试这不就是劳动教育的意义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对于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学生来说,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德行的养成、奋斗精神的培养始于辛勤劳动教育。正如马克思所言,真正的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而“劳动教育”就是新时代我们砥砺前行、创造美好生活最有力的实践。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劳动教育真正地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上、深化到学生的感悟上、提升到学生的思想上,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丁钢.教育与日常实践[J],《教育研究》(北京),2004年第2期

[2] 王毓珣.对劳动教育列入教育构成的思考[J].中国德育,2015(16)

[3] 蒋丽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理念辨析与实践刍议[J].中国高教研究,2019(2)

[4] 白雪苹.对当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缺失的“冷”思考.《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4年5期

[5] 鲍忠良.学生劳动教育现状的实证研究.《教育探索》2013年8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