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郑悦、周小芹名班主任工作室

初中阶段学习障碍儿童能力发展初探
武进区牛塘初级中学 吴晓丽
发布时间:2021-10-0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郑悦

【摘要】学习障碍是特殊需要儿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我校特殊需要儿童的主要问题。学习障碍儿童是老师头疼、同学歧视的对象,这就要求教师柔性管理,营造积极的班级氛围,接纳和尊重学习障碍学生;与家长真诚沟通,形成家校合力;在教学环节中讲究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以挖掘学习障碍学生更大的潜力。

【关键词】学习障碍;柔性管理真诚沟通;调整课程

一、 学习障碍概述及本校现状分析 

我校共有特殊需要儿童10人,其中除两人有多重障碍(学习障碍伴随肢体残疾),其余特殊需要儿童均为学习障碍,因此,我校特殊学生面临的学习障碍,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所谓“学习障碍”指的是“在倾听、说话、阅读、书写、推理等方面具有明显困难的障碍”。学习障碍的对象主要指的是智力正常但学习效果低下且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要求的学生[1]。俞国良等指出“学习障碍”具有集合性,包含了学业、心理发展等多方面的落后和困难,其广泛存在于各个年龄段,但通过干预可以有所改善[2]。因此,学习障碍可以分为发展性学习障碍和学业性学习障碍两类。前者主要表现为注意力知觉、视动协调能力和记忆力缺陷,动作技能和沟通异常(或语言表达异常)等。后者主要表现为阅读障碍、书写障碍、数学障碍等。我校学习障碍儿童主要为后者,他们的数学障碍情况最为突出,他们的数学水平还停留在二年级,只会简单的加减法,不会乘除法或应用推理题。

二、成因分析

在与这些学习障碍儿童的沟通交流及学习行为观察发现,他们学习障碍的产生除了可能和遗传、大脑发育、 感染等有关,还可能与学习主体的内在因素和面临的外部影响等紧密相关。他们普遍缺乏充足明确的学习动机对于学习知识存在畏难情绪适应性差。另外小学阶段学校教师的作用,家庭环境是重要外部因素。这些孩子普遍学习基础差、理解能力不足因此带来自我暗示,产生负面影响因素。对此师生角色定位和教与学模型应该成为重点关注的部分。其次,与紧密相连的各个辅助措施也不可忽视

三、措施初探

(一)柔性管理  耐心静待花开

学习障碍并不仅仅指学习困难,而是他们在集体中的整体表现和状态,以及这种状态给班级带来的影响。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对待学习障碍儿童应该是柔性的引导、情感的感化、用心的呵护,用爱去守候,这样的转化,将变成一个静待花开的美好过程。2018年9月,我接手了七年级新班,在新生培训过程中,我突然发现一个长相清秀的女孩小婷竟然把书拿倒了在读,我知道这个孩子肯定有点不一样,我立刻联系家长了解情况,发现她有严重的阅读障碍,并且她在小学阶段并没有进行评估诊断,当时我就懵了,新学期才开始,我已经输了,肯定每次大小考都是最后一名了!在与她接下来的相处中,我发现小婷是个可爱的孩子,她每天早上到校就会立刻倒掉班级的垃圾桶,教室地面脏了她会主动扫干净,班级比赛她会卖力地喊加油,这么天真的孩子,我又怎么会嫌弃得起来呢?于是,每次放学前的总结,我都会表扬她几句,渐渐地,同学们也接受了她,在宽松的班级氛围中,她竟然能在自习课拿出书本,安静地练字了,也许她看不懂文字里的意思,但是,对她来讲,这却是跨出了一大步!

(二)真诚沟通  形成家校合力

无论是普通学生还是特殊学生,家校间的沟通都至关重要。与特殊儿童家长沟通,我的原则就是“成绩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样家长能够放下焦虑,努力配合老师,做到家校合力,共同培养孩子。初三下学期的一天,8点了我都没有看到小龙的身影,我打电话联系小龙的妈妈,他妈妈告诉我:“小龙今天要请假,他不愿意到学校。”我第一反应就是小龙可能生病了吧!没想到,小龙妈妈告诉我,小龙觉得现在学的内容他什么都不懂,马上就考试了,他无法面对自己的成绩。听了小龙妈妈的叙述,我对她说:“小龙今天也许真是累了,就让他暂且休息一天吧!但是,明天一定要到学校哦!其实,我对孩子的评价从来都是发展性的,我关注的是每一位孩子是不是在进步,而不是拿他跟其他同学比,在我看来,小龙进步了,他害怕面对成绩说明他是一个对自己成绩有要求的孩子,这一点让我很开心!“第二天,我走进教室,小龙已经在座位上早读啦!

(三)调整课程  夯实知识基础

学习障碍儿童由于认知能力地欠缺,学科知识理解慢,如长期放任,很容易恶性循环。小昊同学被诊断为多重障碍,学习障碍伴随肢体障碍,我对他的课程进行了调整,调整如下: 

课程类型

调整策略

调整理由

普通课程

简化

小昊目前就读于初中八年级,根据八年级学科课程标准,及学业水平评估,他的学业水平能力远低于15岁孩子水平,处于小学二年级水平。在保持原有普通课程基本内容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小昊的实际情况,对学习的难度、复杂性进行简化调整。

特殊课程

扩展

1、认知能力训练:王昊同学理解、组织能力上问题比较严重,无法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对与形状认知、分类等存在较大问题;需在课上或者课后进行这方面训练。

2、注意力训练:据任课老师观察反馈,王昊每节课的注意力仅能保持10分钟左右,易受外界干扰,思想经常游离于课堂之外,需对这方面训练。

3、学业辅导补偿:王昊每门功课分数在20分左右,学业水平极低,需对其进行辅导。

4、自理能力训练:王昊在家自理能力尚可,但是在学校对同学的依赖性特别大,特别是在如厕、上下楼梯等方面。应增加对其借助相关无障碍设施自行如厕的能力。

基于以上,需对王昊认知理解、注意力、学业等方面开展相应的特殊课程,以此来促进王昊 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康复课程

扩展

物理治疗:小昊下肢残疾,无法正常行走需进行相关课程。

以一节八年级生物课为例,截取教案设计的一部分进行解释: 

以上两幅图是我截取我设计的《生态系统的组成》一课教案中的一部分,我针对小昊的特点,对教学目标及教学环境进行了变通和简化。

我校每天下午三节课后为作业辅导时间,我们利用该时间段为他们进行学科补救。由于他学习速度较一般孩子缓慢,记忆学习有关内容比较困难,无法理解字、词、句的差异,每门功课成绩较平均,基本都维持在20分左右,不能按照老师要求学习,于是,我对他的课表进行了调整,调整如下:

课程表

时段

节次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上午

 

1

语文

Z认知能力训练

英语

语文

Z认知能力训练

英语

语文

Z认知能力训练

2

物理

数学

数学

数学

校本

3

数学

语文

Z认知能力训练

政治

语文

Z认知能力训练

数学

4

英语

历史

英语

物理

物理

午休

下午

5

信息技术

C注意力训练

生物

美术

Z认知能力训练

生物

信息技术

C注意力训练

6

政治

体育

C自理能力训练

音乐

体育

C自理能力训练

历史

7

地理

健康教育

体育

F康复课程

地理

少先队活动

作业辅导

学科补救

F 语文

学科补救

F数学

学科补救

F英语

学科补救

F 物理

学科补救

F政史

 

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观念,融合教育的出现是新时期因材施教的另一种实践形式,我们教师要尽自己所能,帮助学习障碍儿童融入正常学习生活,增强自信,为祖国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1]雒强.学习障碍儿童特征研究即干预建议[D].陕西师范大学, 2013.

[2]辛自强,俞国良.学习不良的界定与操作化定义[J].心理学动态, 1999,7(2):52-57. [7]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