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能够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交流探讨,互相促进提升,是我加入“胡小凡名师工作室”最大的意义,正所谓“独行快,众行远”,虽然加入工作室才一个学期的时间,但是几次活动中我已经有了不少的收获,总结如下:
一、拓宽视野,提升思维格局
加入工作室之前,我对作文教学非常苦恼,总有毫无头绪一团乱麻之感,虽说知道作文教学应该有系统性,序列化进行,然而自己总是摸门不着。第一次参加工作室活动,胡主任的“五分写作策略”便让我打开了思路,作文教学可以从“写作目标”“写作内容”“写作要素”“写作评价”“写作步骤”等多种路径探寻。并且胡主任指导我们探索部编本语文写作的教学序列,让我完成九年级部分,在编制和研究的过程中,我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以前自己对教材上的写作指导都是弃之不顾的,如今回想起来只能暗笑曾经的自己“太聪明了”。其实部编本教材的作文教学本就有自己的系统性和序列性,并且每个写作专题与单元课文的配合十分密切,指导写作的方法也是多样化的,有思维导图,有具体事例,有层次训练……
每次工作室活动都会邀请专家来讲座,胡主任自己的教学分享《模考之后的作文指导》以及《初中作文审题可视化的实践与思考》,区教研室张主任的《写作教学之“语言表达的创意”》,市教研员梁老师的《教育教学论文写作》等,都让我的思想得以进一步的提升。
每次活动中,教学文献的分享交流也是一次很有价值的理论学习与提升,我自己在准备文献时,便翻阅了手头的近一年的语文教学杂志,着重研读作文教学方面的理论与课例,最终选择了《“支架”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分享给大家,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选择了一篇文章,完成了一个任务,更是让我认真的研究了作文教学,有了视野上和思维格局上的提升。
二、行之有效,加强实践能力
工作室活动中,最有收益的当属每次的研究课:
郭晓霞老师的《语言表达写出创意》,课题源于教材,书上是“有创意地表达”具体分为选材新颖、角度新颖、语言新颖、形式新颖等。郭老师大胆取舍,只选择了“语言表达创意”集中于一点发力,课堂紧扣写作语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收集资料,展示交流,评点欣赏等,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体现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郭老师适时指导,有效点拨,精炼总结,让整个课堂张弛有度,充满灵气。
高秀红老师和朱佩老师同课异构的《命题作文<那只手>审题指导》,更是同台竞技,让大家领略了不一样的风采。高秋红老师的设计有逻辑性有梯度性,立足作文教学,展开了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让整个课堂更显生动。朱佩老师在写作教学中融入了最前沿的思维导图模式,让写作由隐性变为显性,更加可视化,开拓了作文教学新的路径。
邱丹老师的《演讲稿写作》在作文结构上给学生以充分地指导和训练,无论是并列式还是递进式,相信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的写作成果展示交流阶段,邱丹老师还呈现了评价层级目标,更是讲作文教学的评价量化、客观化,增强了可操作性。
几次课听下来,让我学到了更加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要感谢匠心独运、辛苦上课的各位老师,更要感谢胡主任的费心指导与引领,期待在工作室里与大家相携相伴,走更远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