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2018,我们的自主课堂从这里起航
发布时间:2018-04-1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玉姣

IMG_7926.JPG

陈静 2018年4月16日

我校自2006推行课改以来,已有12个年头。我们英语学科部从当初的依葫芦画瓢到现在的自我思考、不断创新;从当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的不断优化、不断完善,可见我们的改革是深入人心,卓有成效的。在近几年的骨干教师展评课、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和初三过关课等活动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老师们的进步。我们学科部在区级及以上的公开课评优课以及基本功比赛中,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教研员高勤奋老师多次在区级教研活动中对我们的课赞赏有加我也想借此机会,表扬一下我们全体英语老师你们是好样的!

这个学期我们学校提出了两条底线:1.教师的课堂讲授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 2.当堂检测必须保证10分钟。那么,今天我将结合英语学科谈谈我的想法和我们的做法。

一、教师讲授时间20分钟内

每次,听其他学科老师上课时,我都有一种舒心的感觉,老师在循循善诱,逐步启发,真真是“恰似闲庭信步”,很优雅,很淡定。听到英语课的时候,感觉上课的女神瞬间变成女神经,如一杆机关枪似的扫射着,语速飞快,节奏明快。我经常反思我们的教学,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慢一些呢?慢慢地,我想我有点想通了。对于学生而言,每天能接触到英语,有这样一个语言环境的时间,除了早读30分钟外,就只有课堂上的45分钟,那么这45分钟,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是弥足珍贵的,因为除去检测的10分钟,我们要在35分钟内,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如果在35分钟内,我们能快节奏、大容量地进行操练,那么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和听课的专注度是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能不能控制在20分钟内呢?从周六的模拟课堂可以看出,我们是可以做到的,因为绝大多数老师都只需不到10分钟的讲授时间。所以,在形式上我们做到了。那么,内容上呢?同样,从周六的模拟课堂,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样一个资源共享的时代,对一节课的理解可以是千人一面,也可以是千人千面,当然,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后者。很多老师并没有满足于手头的资料,而是对文本内容、Logo和作者的情感等做了更深层次的挖掘,而且整节课一气呵成,重点突出。我并不是提倡每节课都要深挖、出奇,但是,如果教师对文本没有深层次的理解,如何要求学生有深层次的理解呢?所以,在自主学习型课堂要求下,大家还是要静下心来研究哪些教学行为是高效的,哪些是低效的;哪些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哪些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等等。

二、当堂检测10分钟

要提高最后十分钟的质量,就要搞清楚为什么检测,检测什么。关于前者,

不用赘述。关于后者,我们要意识到,因为没有课后作业,所以,每节课检测内容的安排上,要保证60%~80%的检测题是直指本课重难点的,从这可以看出本节课目标的达成,20%~30%的检测题应该是近阶段学生的易错点、易混点的检测,通过滚雪球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旧知,但是不能重复昨日的故事,要有新的信息。最后,还要有10%的提高题,这类题可以是拓展学生思维的,可以是本课新知的拓展延伸。只有首先提升检测的质量,才能通过以学定教的方式,帮助老师教学相长。虽然,批阅当堂检测占用了一些时间。但是,在批改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想通了一些问题。例如:我们班的何逸天同学,反应快,很聪明,但是英语总是平均分左右,我一直觉得是他的态度问题。但是,在批改每天的检测中,我就发现,他其实是有知识漏洞的,听课也只是虚假繁荣,实则是半瓶水。通过检测,我开始慢慢调整对他的要求和态度,相信他会有所突破。我举这个例子,只是想说:也许批改检测是增加了我们的负担,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为我们更好地开展个性化教学、补偿教学,提供了机会,为提升我们自身的教学效益和水平,指明了方向。

我们英语学科部这几年在课改上有一定的进步,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例如:在聆听沈君沈校长教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自身的理论功底还不太薄弱,距离名教师还有很大一段距离等等。本学期,我们学科部的工作重点之一是:在信息化教学上进行深入研究。我们部的虞笑笑老师、崔菲老师、徐亚美老师和秦培老师等在这个上面都有一定的心得。所以,我们打算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例如:平板教学中,哪些功能对于英语教学有较强的帮助;如何让书本、ppt和平板更好地共存,促进学生的学习等等。我打算从工作室做起,让虞笑笑和徐亚美老师做相关的专题讲座,大家研讨,具体实践。最后,利用工作室的辐射效应,慢慢推广。另一方面,学科部活动可以参考教师讲坛的形式,给每位教师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可以谈谈自己满意的一节课、失败的一节课,也可以上一个10分钟的短课概念课等等。

充分利用每周一课、每周集备和每日一备的活动,提升学科组的战斗力。

我希望从本学期开始,每周一课活动可以成为大家挑战自我的一个平台。学期初定课题时,大家可以定自己最具挑战性的课型或者专题,也可以定自己一直想尝试的概念课,例如像沈校长的一节课教100个单词等。我希望我们学科部的青年教师们能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做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每周集备的活动,要充分发挥老中青三代的集体智慧,在个人一次备课的基础之上,积极探讨,讲困惑之处、讲重难点的分解、讲如何优化每一个教学环节等等。

每日一备,这一活动要向数学学科部学习,青年教师要做到不耻下问,多向老教师学习,尽快从“问题宝宝”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相信,2018,我们英语学科部的教师们一定会一如既往地发挥好学、善学、乐学的精神,以包容的心博采众长,将自主学习型课堂落实到高效之处,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每一份力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