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沈丰彬 2025年9月评课议课
发布时间:2025-10-2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梅建芬

八年级下册物理新教材变化内容

一、整体变化

整体板块知识变化不大,更贴合新课标,删除章末“信息库”。

新增前沿科技(如国家工程)及3节跨学科实践内容。

图片整体更换为与现代生活和科技相关的内容,突出科技强国,“小资料”和“想想议议”栏目增多,拓展学生眼界和思维。

二、章节结构调整

顺序调整:原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调整为最后一章(第十章)。

拆分与合并:原第6章1、2节合并为1节“质量及其测量”;原第7章第4节“宇宙探秘”拆分出“日心说与太阳系”单独作为一节。

新增主体内容:八年级下册第8章增加“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章节。

三、新增知识点与内容

知识点新增

8.3新增“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

9.3新增“托里拆利实验”“机翼产生升力的原理”。

9.4新增“读一读:浮力产生的原因”。

10.3新增“物质世界的时空尺度”。

练习与习题:增加章末练习“复习与提高”,每节课后习题进行增、删、改,变化较多;压强和浮力一章新增2道计算例题。

四、优化部分

新课导入:每节“新课导入”优化或新增,增加“问题”素材,更贴合物理教学情境。

知识结构:包含的知识板块进行调整,整体结构更合理;部分知识正文更换讲授方式,强调与前面知识的联系,由浅入深。

实验规范:实验增加详细过程,明确“实验思路”“实验过程”“实验结论”,逻辑、引导性更强,描述更严谨。

课后练习:大部分课后练习题目进行更换和优化。

五、概念调整

牛顿第一定律:原表述“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调整为“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突出惯性是物质的属性,明确力的概念(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惯性定义:原表述“一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调整为“一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避免“原来运动状态”可能引发的误解(如曲线运动)。

六、跨学科实践

新增跨学科实践项目,包含“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物理学与工程实践”“物理学与社会发展”三个二级主题,旨在发展学生跨学科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及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积极学习态度和创新精神。

七、素材与栏目变化

素材更新:引用图片更注重图文结合,紧跟生活实际和时代,新增我国科技成就素材(如3D打印、嫦娥四号探测器等)。

栏目优化:“章后小结”通过思维导图、图表等形式建立知识体系图谱。

八、趋势

压强和浮力一章新增计算例题,基本计算能力应重视;教材变化体现“在情境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趋势,注重最新科技成就的融入。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武进区定安中路12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