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朱晓阳2025年9月活动总结
发布时间:2025-10-1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梅建芬

八上新版教材中,章节后增加了三节跨学科实践的活动,对于这部分的内容在学期初安排教学计划时进行了整体性的考量,最后决定把这部分内容分课时融入家作中。

在第一周时,学生刚刚开始接触物理,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没有安排任何的笔头的作业,仅仅只是让学生回家把本周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验或课堂演示的实验,挑选一个最感兴趣的实验在家体验一遍并用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作业提交率可以达98%,这表明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简单的实践类作业是愿意动手的。

到了第二周时,声学的学习进入尾声,我们把第一个跨学科实践活动——自制乐器拿出来,设计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活动是收集材料。安排设计大致是:请选择一种感兴趣的乐器→查阅资料了解这个乐器的发展历史→这个乐器的发声的原理→整理查阅的资料。这部分内容学生完成情况明显就下降了,有近30%的同学不参与进来。这表明学生对文字类的作业兴趣明显低于实践类的作业。

第三周,根据查阅的资料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款乐器。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很多有想法的同学,设计虽然非常的“天马行空”,但创意十足。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主要是讨论发声原理,怎么改变音调拥有较全的音域以及后续可以选择什么材料来实现自己的设计。

第四周依然是设计,根据上周交流下来的收获,改进自己的设计,增加创新点以及选择美化方式。最后是利用国庆假期的时间按照自己设计的图纸进行制作,可以小组合作。

在假期返校后的交流中,每个班有近80%的同学能带来自己的作品,远远超过了提交设计稿的人数,然后我们利用了一节课的时间集中进行了班级内的交流与展示,有同学分享了自己制作过程中的困难,发现设计是简单的,但要真正的实现还是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后来他向父母寻求帮助,与他一起完成了本次的作品;也有同学分享了自己在完成过程中的收获,比如对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与音调的关系,本来记不住的,通过制作乐器把这个知识点给理解的更透彻了。接着趁热打铁,在周末的时候就是让学生回家根据交流后的收获,升级一下自己的作品。

到第七周时,把每个班推荐上来的优秀作品进行了集中展示并全校投票,评选出最受欢迎奖。

回顾这一个半月经历过程,有让我惊喜的地方,如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等;有让我思考的地方,如在面对不同学习方式时,每个学生的表现是不同的,可能这也就是“因材施教”的另类体现;也有让我忧愁的地方,如永远“不动”的学生该如何让他们“动”起来呢?

本次的“拉长式”、“分阶段式”教学有很多地方值得我思考和总结的,希望这次的得与失能让我们在第二个跨学科实践中有新的突破。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武进区定安中路12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