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刘晓雪2025年9月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5-09-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梅建芬

  2025年9月18日下午,常州市情智物理梅建芬名师工作室第十七次活动与花园中学物理孙丽琴名教师成长工作室携手在湖塘实验中学展开,13位优秀教师从苏科版初中物理新教材研究和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研究两大方面进行成果分享。尤其是对五个版本的物理新教材进行横向对比,以声现象内容为代表进行了纵向对比,把苏科版的新旧教材进行了前后对比,把我们对教材的内容、插图、实验设计的视野打开了许多。单元教学设计中,钱晨阳老师的“台风与标志牌”的杠杆、许佳佳老师的工程实践类的电磁继电器“水培生菜”等分享都给我们很精彩的示范,让我收获颇丰。

  2025年9月26日,西太湖外国语学校精心组织了一场校内调研活动,初二物理课程聚焦于《光的反射》这一精彩课题。通过这堂课,我收获了更为深刻且独到的感悟。

  从教学目标层面剖析,本节课兼具概念与规律讲授以及实验操作两大特性,旨在引领学生透彻理解光的反射概念,精准掌握反射的光学规律。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巧妙设计了一系列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实验任务,引导学生如同剥洋葱般逐步探寻反射光的奥秘。实验过程循序渐进,从三维空间的宏观探索,过渡到二维平面的细致观察,再聚焦于半个平面的精准定位,最终精准锁定反射光的准确位置。这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环节,构成了本节课的核心重点内容。

  然而,本节课在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过程中,也存在着三大颇具挑战性的难点。其一,如何引导学生从直观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严谨的理性认识,深刻理解“三线共面”这一重要概念,并切实体会到引入该概念的必要性;其二,怎样让学生清晰认识到光的反射定律具有特定的顺序性,以及这种有序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光学规律的重要性;其三,如何让学生明确凸面镜、凹面镜以及漫反射现象,均严格遵循反射定律这一普遍规律。

  针对上述难点,教师采用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第一个难点,教师借助圆形罩与烟雾的巧妙组合,为学生营造出直观的视觉效果,使学生能够清晰地观察到两条光线重叠时垂直于平面镜的奇妙现象。面对第二个难点,教师在详细讲解反射定律后,引入自评表这一创新工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对于第三个难点,教师通过在黑板上粘贴小镜子,并用手电筒从下向上斜射的演示方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现象、深入思考原因;同时,还让学生利用平行光照射与水平面夹角不一致的三面小镜子,再次观察现象、剖析原因,以此强化学生对反射定律普遍适用性的认识。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上好这样一堂精彩纷呈的物理课呢?关键在于营造生动有趣的情景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明确学生活动的具体要求,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验成功率;确保演示实验具有更高的可视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清晰观察到实验现象;提出的问题要更加清晰明确,能够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并鼓励学生进行记录与交流。一堂真正的好课,离不开师生之间的紧密互动。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犹如点亮学生思维的明灯;学生积极参与、踊跃表达,则展现出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武进区定安中路12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