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素养的研究”课题活动
——化学学科部9月活动报导
发布时间:2025-09-2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玲

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关键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表现,是化学课程建设的方向和价值所在。9月22号化学学科部组织成员开展开发校本课程的研讨活动。学科部将以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结合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和新课标要求,基于国家课程开发实施拓展性化学必修课程《化学发展史》。

一、课程简介:

课程旨在通过了解化学发展史,让学生体验化学发展的历程通过科学家研究发现物质的过程,学习“观察现象提出猜想设计实验验证结论”的科学探究路径,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实践创新的科学精神。通过梳理化学史上关键理论的演进脉络,帮助学生突破传统认知局限,理解化学核心规律的形成逻辑,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同时,课程将融入我国科学家在化学领域的贡献,契合国家“培养具有民族自信与创新精神的人才”目标,引导学生树立科技报国的理想。

二、课程实施:

课程将适配课时与核心素养目标采用课内补充和课外拓展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实施。课内结合国家课程知识点,精准嵌入史例,确保史例为知识理解与素养培养服务按国家课程教材目录梳理 “发展史融入点”。在讲解核心概念与原理时,嵌入相关化学史,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演变逻辑;在实验教学环节,补充科学家经典实验的设计思路与研究过程,强化科学实验思维。课外联动核心素养,设计自主阅读教学案中增加化学史阅读资料,结合国家课程中对应知识,驱动学生主动关联课内知识与史实落实“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

三、课时分配:

本课程共十课时。

四、课程具体内容规划和分工安排如下:

内容

课时

分工

化学起源

1

陆显乐

化学发展

古代化学

2

许洪良、胡金锁

近代化学

3

高敏、李丹、毛淑云

现代化学

3

徐丽娟、谈开元、徐正祺

化学与社会

1

张俊艳

五、课程编写具体要求:

课程文本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化学史料,第二部分为相应思考题。文本中配相关图片;若有相关视频链接,可附上视频链接的二维码。标题:宋体,四号,加粗;正文:宋体,小四;行间距:1.5;页面布局:上下各2.5,左右各21115日前完成初稿,后期跟进讨论。

 

化学学科部

2025.9.22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武进区定安中路12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