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从“苔花”到“牡丹”——青年教师自我成长的进阶之路
发布时间:2025-09-1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陈玲

江舒怡.jpg

江舒怡    2025年9月15日

尊敬的各位校长、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非常荣幸能够作为教师代表在此发言。我收到的发言主题是“我与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我想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其实也是教师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所以在此借助“晓声讲坛”这一平台,和大家分享一些教育教学的感悟。

一、稳定内核,大胆自信攒资本

其实在教师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心态调整至关重要,它不仅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态度,还关系到教学质量。随着教龄的增大,意味着角色的重塑与责任的增加。树立信心是关键,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大胆向前再走一步,不管是日常授课、教研活动、专业训练,做了再说,错了再改。在面对学生纪律、教学难度、训练瓶颈、比赛无果等问题,保持平和的心态,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地去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同时,作为青年教师,要有攒资本的心态。不随便放弃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也不要随便应付一个获奖的机会。各种校区类别的比赛通知,各类教师评选或者自愿参加的社会团体活动赛事,也是积累的途径之一。之前我就有过太 “醉心” 于日常教学,错过宝贵的学习机会和评选通知的经历,内心此处省略一万字。现在回想,其实还是缺乏信息的敏锐度,迟钝了。所以借助校区平台,把握学习机会,多尝试,千万不要等到错过才后悔。

二、随时准备,提升技能和水平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教学技能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保持内驱力,认真备课,深入研究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并积极参与公开课、技能比赛、学术交流等活动,在展现自己的同时暴露问题,向资深教师请教,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同时,正如波斯纳成长公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我还需要养成定期反思、总结的习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客观的自评和他评。回想自己在孕期待产前的一个月,受级部照顾不再上讲台授课,便在办公室认真研读核心期刊后,对自己曾经上过的两节课例进行回顾和反思,撰写了两篇英语教科研相关的论文,均已发表和获奖,不仅磨练了自己的教学能力,而且提升了自己教科研的水平,一举多得。

三、慢慢梳理,形成个人特色

“育人先育己,施教先受教”。教学从模仿开始,刚踏上讲台时的我,受到一定母校恩师的影响。我的初中生涯也是在湖实中度过的,最记忆犹新的一次经历是期末的评优评先。期末考后的一天,我忐忑地去班主任俞小英老师的办公室帮忙,之所以忐忑当然是因为成绩还未全知晓,一边要协助老师登记成绩,一边要揭晓自己的结果,不知是惊还是喜。终于,这次结果还不错,名列班级前列,我心想:终于可以冲刺一下前三个标兵啦!可是拿到老师给我要去盖章的“评优评先推荐表”我却傻眼了!最上面的几行并没有我的名字,胆小的我又困惑又失落,问老师当然是不敢的,还硬着头皮试图整理好情绪继续帮老师做事,可是情绪却怎么也藏不住了。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最后成绩报告单敲章的环节,班主任似乎也觉察到了我的异样,主动和我交谈,在交谈中我才得知:班主任一直认为我已经得过了类似的荣誉,所以才没有把最高奖项给我,听到这里我又自责又着急,自责自己不如老师想象中那么优秀,着急怕又一次错过。老师鼓励我下次再争取,我有点不甘心地点点头。本以为那个学期就这么遗憾收官了,当我下午忙完正准备离开时,班主任特意把我留下来,郑重地把成绩报告单交给我,我打开一看,居然变了!原来班主任特意为了我这个小遗憾,不厌其烦地重新申报和制作了成绩单,并肯定了我的付出和鼓励了我。现在想来,也许正是班主任这份严谨、较真、用心触动了我,也让我对教师这一职位多了一份执着。

再一次进入湖实中,作为青年教师,就是受到再生老师的影响,这种师传子弟式的模仿是也是我作为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例如,陈静主任在我每次公开课磨课时,都会提出很多学科前瞻性的宝贵意见,平时的教学也是多次悉心指点,她的专业令我膜拜;再如,刘淑虹老师是我第一个三年的师傅,2020届初三时她勇担3个班的英语教学,学校安排我助教,遗憾第一年上初三的我每天备课如同摸着石头过河,没能帮上刘老师太多的忙,她的敬业令我钦佩。在此特别感谢英语学科部的前辈和兄弟姐妹们,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太多。

所以渐渐地,在大量的输入与输出过程中,对自己想成为的老师模样也是越来越清晰。每一年的初三寒假都是初三英语老师们酸爽的假期,因为督促学生们准备英语人机对话中考。我接手的摇一届3班,英语底子弱,学习积极性不强。所以便早早和他们打招呼,要视频连线备战口语。刚开始的视频进展的相当不顺利:有的视频里只有学生新奇的长款美甲在视频上舞动和哒哒哒响亮的键盘声,有的学生貌似流利地“背”着口语的篇目,可是我在他的眼镜上看到了手机屏幕反光的内容,他们的种种似乎都在怂恿我“知难而退”,但是我并没有放弃,在一轮又一轮的视频劝说和情感鼓动以下,班级里中后部分的学生似乎也终于被我“感化”了,假期里啃下一本口语书。后来他们返校回来看我,还主动提起这事,其中那位美甲的学生对我说:“江老师,说真的,要不是你坚持打视频给我,我真的不会认认真真在假期背下一本书,后面备考轻松不少,太感谢你了!”听到她的话,我也很欣慰,认真、负责、用心的老师一直是我追求成为的目标。

从第一次踏上讲台的新教师到即将完成三轮教学循环的青年教师,一路走来,可以说我的内心也是跌宕起伏。内心既经历了备课的无奈、课堂的迷茫、教学的疑惑、科研的贫瘠,但同时,又享受着完成的轻松、进步的喜悦、同行的鼓励、师生的齐心。回顾曾经的心路历程,就像是在一团乱麻中摸索,理清自己的出发点、落脚点,再一次出发。

最后,寄语我自己,也祝福在座的老师们。作为新时代下教师,我们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做到“为党育才,为国育才”,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身于教育事业之中。“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希望未来成长的不止是学生,还有在座的我们。

感谢大家的聆听!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