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AI提示词你用对了吗
发布时间:2025-09-1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陈玲

吴茵.jpg

吴茵    2025年9月15日

各位老师午好!今天我的主题是:AI提示词你用对了吗?

首先:点餐难题。【换页】大家没有遇到过家人的“随便”时刻。就经常遇到 —— 比如暑假天热,有时候不想烧,到饭点了,就会问孩子“想吃什么,我可以点外卖”,孩子永远一句 “随便”。我汉堡披萨,他摇头;说吃米线面条麻辣烫,也不要。几轮问下来,都是摇头,忍不住拔高嗓门:“‘随便’到底是吃什么类似这样的场景我想在座的各位肯定都有经历过。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隐藏着一个重要的道理,那就是需求表达的重要性。

后来我才琢磨明白:他说 “随便”,要么是心思还在他的小游戏上,要么是自己也没捋清想吃啥;而我看似在问他,其实是拿我“觉得他爱吃的”去试,跟咱们有时候用 AI 的状态一模一样 —— 觉得 AI 生成的东西 “没新意”“不实用”,其实不是 AI 不行,是咱们没说清“到底要什么”。今天就围绕 AI 怎么帮咱们减负”,从日常备课到课堂设计,通过一些案例教大家用对提示词,让 AI 从 “鸡肋工具” 变成 “得力助手”。接下来,我们会从提示词的底层逻辑、学科实战案例、代码生成技巧以及用好AI的三个关键心法等方面展开

一、为啥 AI “不听话”?先搞懂提示词的底层逻辑

很多老师吐槽:“让 AI 写个教案,结果出来的全是网上的套话。” 其实问题不在 AI,在咱们的 “需求表达”。提示词的底层逻辑特别简单,就是 “你懂 AIAI 懂你”的过程 —— 把你脑子里 “模糊的想法”,变成 AI 能精准执行的 “清晰需求”。其实使用AI工具,并不是我们不动脑,而是通过一定的思考,在我们脑海中有一个基本的雏形或者大致的脉络。

就像我后来换了个问法:“是想吃带肉的、带汤的,还是干的?” 他立马说 “带肉的!”—— 用 AI 也是同理,必须得把需求拆细、说透。例如这学期开学第一课的班会课课件,我想做个有共鸣的导入。网上很多都“浪浪山小妖怪”的课件,虽然内容不错,但我们班大半孩子没看过,用了肯定冷场。于是我想到今超火的我们苏超常州队,用这个肯定有代入感。于是我给豆包的提示词是:“我是初三班主任,开学第一课想以苏超常州队精神为导入。需要1个标题,包含‘常州队精神’和‘初三成长’两个核心;再列 3 点内容,先讲常州队的拼搏点,再对应到初三学生该怎么做,要具体,比如‘球队落后时不放弃’对应‘备考遇到瓶颈不摆烂’。”

你看,这样的提示词没给 AI 留“瞎猜”的空间。豆包先给了1.0版本标题“绿茵场的热血与课桌前的征程”,我觉得不够贴近初三,又补充“标题里要突出‘冲刺’感”,几轮修改后,最终的标题既有球队元素,又戳中初三学生的状态;内容更是直接能用,省了我至少两小时查资料或者自己组织文字的时间。

这就是提示词的核心:别让 AI “猜”,要让 AI “照做”AI就好比是钢铁直男,你不要让他猜你的心思,猜来猜去也猜不透,—— 明确的把你的身份、目标、细节要求全说清,模糊想法就变成了精准需求。

接下来我们结合学科场景大家更容易上手。

(1)语文备课:精准指令 AI “能直接用” 的方案

这次我们使用与 DeepSeek 交流,指令的精准度直接影响着获取的备课内容质量。比如,简单地说 “帮我找《桃花源记》备课资料”,这样模糊的指令,就如同在大海里捞针,DeepSeek 给出的结果往往缺乏针对性,难以满足实际备课需求,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需要不同的备课资料。

而如果我们这样提问:“假设你是一位拥有 20 年教龄的资深初中语文教师,针对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备课。请提供生动的导入方法、文章重点字词和句式解析、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的课堂互动环节设计,以及课后拓展阅读推荐,资料整理成清晰的文档,各板块明确标注。” 像这样细致的指令,就像是给 DeepSeek 绘制了一张精确的地图,能让它为你提供高质量、贴合需求的备课资料。它会根据你的要求,详细地分析《桃花源记》的教学要点,给出富有创意的导入方法,如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古代世外桃源的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设计有趣的课堂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桃花源是否真实存在,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使用 DeepSeek 获取备课内容时,有时会遇到内容空洞、缺乏实际操作性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细化任务要求,让生成的内容更具实用性。

以设计课堂导入为例,若指令是“设计初中语文《苏州园林》的课堂导入”,它可能回复:“以提问学生对园林的了解引入,引导学生思考园林的特点,从而过渡到课文学习。”这样的回答过于笼统,难以直接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但如果我们将指令优化为:“设计一个时长3 - 5分钟、能迅速抓住学生注意力的初中语文《苏州园林》课堂导入。要求结合学生生活中对建筑的观察,比如分享身边有特色的建筑,再自然引导到课文中苏州园林的独特之处,增强学生代入感。” 经过这样的优化,DeepSeek 给出的导入设计会更具可操作性。它可能会建议让学生分享自己去过的印象深刻的建筑,然后展示一些苏州园林的精美图片,对比两者的不同,从而引出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让学生更有兴趣去学习课文。

2)数学备课:细化要求让AI 做“会互动的程序

理科老师可能觉得AI只能写文字,没法帮着做练习”,其实不是,在一些信息化教学评优课、公开课中,有时需要设计一些亮点。我们就以简单好理解的小学数学的“小数四则运算”为例。在计算教学的课堂中,老师会需要进行一些课堂练习,自己出练习。那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用DeepSeek制作一个小程序随机生成算式,还可以自动检测答案是否正确,如果有错误,还会有正确答案的提示。以下是最开始时的设计要求:

帮我写一个html的网页代码,主要功能是:1.点击“随机抽取学号”按钮,可以随机抽取1-40号。2.点击“随机生成算式”,随机出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中的口算乘法的算式,并提供区域填写算式的结果。3.输入结果,如果正确,出现掌声和鼓掌的手势;如果不正确,出现沉思和“再想-想”的提示。4.界面要适合小学生。

然后,不断地要求它修改、完善:请你补充代码,当点击“随机生成算式”后,开始一分钟倒计时,倒计时结束前可填写或修改答案,倒计时结束后,出现“时间到”的提示和失败特效。

我们来总结一下,如何让DeepSeek帮我们写代码呢?

【四步法】1.明确需求:在让AI写代码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需求,包括界面要求、核心功能以及适用场景等。只有把这些细节都说明白,AI才能更好地理解你的意图。2.理解逻辑:在与AI沟通的过程中,要适配它的语言逻辑,避免出现信息差。如果表述不够清晰,要及时补充说明,确保AI能够准确理解你的需求。3.多次优化。4.测试验证

总结:用好AI其实核心就3点,记好这3点,用AI备课能省一半时间别怕“麻烦”,拆细需求:不要让AI“一次性做完一个任务”,比如备一节课,先让它出导入,再让它设计互动,最后让它找拓展资料,分步来,效果更好;

说清“身份”和“场景”:每次给提示词,先告诉AI“你是初三数学老师”“要给学困生设计练习题”,AI才能贴合你的教学实际;

允许“磨合”,及时修改:AI第一次生成的内容可能不完美,只要你不断的说出你的需求,AI会不厌其烦地改,直到你满意。

总之,在AI赋能教育备课的当下,我们如果能精准表达教学目标、细化任务要求、贴合学科与学情构建话术,便会让AI真正成为备课的“得力助手”,帮老师能把精力多放在琢磨课堂、关心学生上。最后也真心祝福每一位老师:少些疲惫,多些从容,用好AI为自己 “松松绑”,在教书育人的路上,既能收获学生的成长,也能守护好自己的健康!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