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陈静名师工作室第六次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25-08-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玲

为探索有效提升初中英语教学的路径,提升教师专业素养,8月26日上午,在教师发展中心初中英语教研员高勤奋老师的组织下,武进区陌上花开陈静名师工作室在海湖实验学校报告厅成功举办了第六次集中研修活动。工作室的全体成员与来自区内各所学校的一百多位英语教师汇聚一堂,共享这场思维碰撞的教学盛宴。

一、陈静老师作《新课标背景下九年级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重构与创新》报告

 图片1.png

报告主要由四部分构成。首先,陈静老师以“自然的语言教育”为引,向大家介绍了近代教育心理学家隆米勒的“整体教育学”理念,并深入阐述了其在教学上的指导意义。陈老师指出,教师设计主题教学时,需关注具体情境的创设,让学习者在实践中获得感知并进行思考。具体而言,初中英语教学应该是把整体性的任务呈现给学生,而非将教学单元简单割裂成一个个由易到难有小到大的直线型层级。教学实践中,应赋予学生任务感,即通过提供任务和方法,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主动进行知识的获得与创生。

 图片2.png

报告第二个关键词是新课标。陈老师从整体教学论出发,对此进行解读,强调新课标下英语课程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英语课程内容。教师应围绕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要素,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活动,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持续发展。

报告的第三部分,针对新课程、新教材给广大英语教师群体带来的挑战,陈老师表明了她的观点“新,往往带来良好的开端,所以,新,往往是成功的一半。”在带领大家领会旧教材编者设置单元主题意图的基础上,陈老师指出单元是形式上的并列,意义上的递进,并分析新教材单元各版块的革新之处例如,新教材每个单元的起始课welcome部分,不仅有明确的主题句,还以明确的目标阐述,即单元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对该单元的整体认知,而每个单元Assessment的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各项标准又呼应了这些目标。在陈老师的引领下,教师们充分认识到整体教学理念在英语课程教材编写与教学实践中的指导性价值;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使书面知识与现实生活产生切实的联系。

 图片3.png

最后,陈老师以真实课例向大家展示了如何重构单元教学,指出在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中,目标内容要整体规划,学习活动要整体设计,学习评价要整体部署,学习资料要整体策划。陈老师鼓励大家,应该用“望远镜思维”对文本展开“向外看”的纵向分析,用“放大镜思维”对文本进行“向内看”的深度分析。

 图片4.png

二、姚佳老师作课例分享

工作室成员姚佳老师以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综合技能课时为例,从教材分析、探寻单元主题意义、重构与创新措施、重构逻辑梳理与价值提炼四个方面出发,阐述的思考。

姚佳老师指出,教师不是教材的“被动执行者”,而是基于课程标准的“主动设计者”。重构不是天马行空,把所有想到的好的亮点都放在同一课中,而是要基于教材内容和育人目标。教师应以单元整体教学为指引,探寻单元主题意义教学设计时需要一个贯穿课堂始终的灵魂,即教学主线。

最后,姚佳老师总结到,重构的关键在于转化,即将教材的“内容版块”转化为支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素材”,将孤立的“教学活动”转化为环环相扣的“学习任务”。

 图片5.png


图片6.png

三、工作室赵梁老师作课例分享

老师主要谈了工作室活动中开设的一节以京剧为题材的群文拓展课的备课思路,以及由此触发的她对校本课程的一些思考。

赵老师认为,单元教学是一个结构化整体,应设计为一个组织有序的结构化学习单位。相应的,校本课程也应开发成结构化多维矩阵,立足宏观,聚焦主题,拓宽形式,上升意义,系统构建课程内容体系、教学目标体系、教学评价体系和教学活动体系,在单元教学中构建横向分支、纵向分权、多维评价、互联融通的立体教学格局。而目前的校本实施不乏存在目标模糊、内容庞杂、过程低阶、意义不足等问题。

赵老师总结道,工作室有意推进基于单元教学系统建构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希望基于单元整体视角,以学生的主体探究为中心,以解决真实问题为驱动,通过提供多种支架,开展融合实践,从而助力单元整体教学。

 图片7.png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武进区定安中路12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