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基于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研究4月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25-06-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王希佳

为了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为青年教师提供展示的舞台,探析中考物理复习策略,课题组2025年4月17日在江理工附属牛塘实验学校举行了学习活动,课题组成员和牛塘实验学校的物理老师们一同参加了此次活动。

沈丰彬老师以“爬墙机器人”为主题,巧妙设计了一趟别开生面的物理复习课。本次课堂围绕爬墙机器人如何能够在竖直墙面保持静止、向上运动展开,探讨其涉及的重力、反作用力、摩擦力、弹力、大气压等力学知识及改进方向。沈老师创造性地利用竖直板、气球、小纸盒,引导学生探究“如何提供向上的力”,借助玩具爬墙车引导学生考虑借助气压解决问题。最后通过视频介绍了成品的特性,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完美链接,达成知行统一。既达成了物理知识的复习,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跨学科实践能力。

8.jpg

牛慧君老师从擦黑板问题复习力的知识并设计实验:本次课堂通过擦黑板问题复习弹力、重力、摩擦力知识,并让学生分组设计相关实验方案。课堂由擦黑板引出课题,课前调查发现同学们不喜欢擦黑板的原因,呈现黑板擦的不同状态,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构建联系;再提供丰富的实验器材由学生分组对重力的大小方向、摩擦力的概念和方向、弹力的产生条件和施力物受力物进行探究,借助平板录下实验过程进行交流汇报,将常见的三大力进行了整合复习;最后针对增加磁吸装置和改造擦拭材料设计实验方案。整节课通过问题链引导、项目化学习,帮助学生构建认知框架,充分体现了“情境驱动、实验为本、思维贯通”的核心理念。

9.jpg

李铁柱老师围绕力与运动的关系展开,涵盖牛顿第一定律、合力、物体平衡与非平衡状态、曲线运动及惯性等内容。李老师再现了从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到理想斜面实验,再到牛顿第一定律建立的完整认知历程,引导学生体会科学发展的曲折性与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本节课聚焦运动状态与受力情况的关系,从平衡态到非平衡态的直线运动,最后解析曲线运动的原因,李老师提供了丰富的生活情境,将自由落体、竖直上抛运动、电梯运动、斜抛运动、单摆运动等典型问题拆解成阶梯式问题链,结合GGB的运用和真实实验的视频资料,为学生进行点拨指导,既夯实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又培养了高阶科学思维能力和物理核心素养。

10.jpg

第二篇章 专家引领 重构课堂

11.jpg

为了提高物理复习课的生长性,让复习课具有生长的力量特邀梅校作《从命题趋势到课堂重构——初中物理复习策略探析》专题讲座。本次讲座围绕初中物理复习策略,探讨从命题趋势到课堂重构,涉及常州中考卷特点、中考试题创新特征、命题逻辑转向及教学策略变革路径。梅校从“命题方向-实验探究-跨学科实践-多元化情境”谈教学转向:“素养导向:从知识本位向素养导向转变”“学科融合:单科模块向多学科融合转变”“多侧面考察:同一类问题从不同侧面考察,学生,培养结构化思考”,同时为青年教师指出课堂重构的抓手“基于项目与单元整体化:借助团队力量,以具体真实情景为起点进行单元设计,分课时教学”“问题链与项目化学习:以问题链引导,开展项目化学习和跨学科整合,从解题转向解决问题”。在讲解的过程中,梅校穿插点评了三位老师的课,又以她特别欣赏的几位老师的课为例进行了详细说明,让大家对课堂重构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整个讲座,大家收获满满,意犹未尽,也对核心素养在中考复习中如何渗透有了方法。

本次研讨活动是一次思想的碰撞、理念的交流,更是一次携手共进的旅程。通过此次主题活动,老师们明确了中考复习教学的方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思考如何将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融入物理课堂,充分发挥物理学科的育人特色。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武进区定安中路12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