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课题组3月份学习心得——姚佳
发布时间:2025-06-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卢佳骏

在听完卢佳骏老师《7B Unit 4 Integration》课程后,我收获颇丰,不仅对教学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有了新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的充实与丰富

本节课以“Learn and love folk art”为主题,围绕参观中国民间艺术博物馆的情境展开。通过阅读惠山泥人的解说词、聆听风筝的音频介绍、讨论对中国民间艺术的见解以及介绍喜爱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品或家乡特色手工艺品等环节,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基本情况和背后的文化内涵。这种综合性的内容设计,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培养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和传承意识。特别是将惠山泥人、风筝等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融入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文化与语言教学的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学习体验。

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与有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任务型教学法、交际法、学生中心法和视听法等。这些方法的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Fly to Weifang”环节,教师通过播放录音和展示不同形状的风筝图片,引导学生猜测风筝的含义,并完成海报信息的填写。这种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锻炼了听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在“Fly to Huishan”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两种惠山泥人的异同,并表达自己对惠山泥人的喜好及原因。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此外,教师还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等多种视听手段,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增强了学习效果。

三、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与能力提升

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他们表现出了较高的参与度和主动性。在课堂上,学生能够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并在小组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在讨论如何传播中国民间艺术时,学生们积极思考,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想法,如举办民间艺术展览、制作民间艺术主题的短视频等。这不仅体现了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也展示了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在知识和技能方面有所收获,更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得到了提升。他们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兴趣被激发,文化自信得到增强,同时也培养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环节的清晰与时间安排的合理性

整个教学过程环节清晰,层次分明。从导入环节的视频播放和问题引导,到各个教学步骤的具体实施,再到最后的总结和作业布置,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过渡自然。教师在时间安排上也较为合理,根据每个环节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分配了适当的时间。例如,在“Lead-in”环节,教师用3分钟的时间通过视频和图片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在“Fly to Weifang”“Fly to Huishan”环节,分别安排了8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听力练习、阅读理解和小组讨论等活动,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任务并进行充分的交流。这种合理的时间安排,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五、教学目标的达成与情感教育的融入

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来看,本节课较好地完成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掌握了惠山泥人和风筝的基本信息,能够表达自己对中国民间艺术的看法,并在小组活动中锻炼了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教育的融入,通过引导学生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和传承意识。这种情感教育的融入,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提升了教学的深度和内涵。

六、建议与思考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如让学生现场展示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或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活动,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民间艺术的感性认识和实践能力。总之,《7B unit 4 Integration》这堂课是一节非常成功且富有意义的课程。它不仅让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得到了提升,更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给予了学生深刻的教育。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将情感教育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和学习的乐趣,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武进区定安中路12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