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3 月 10 日,我校《基于自主学习型课堂创新 "教 - 学 - 评一体化" 的研究》课题组召开专题会议,围绕武进区发展中心初三教学调研反馈,聚焦 "精准诊断、高效分层、赋能评价" 展开深度研讨。课题主持人张伟俊校长、初三学科骨干及核心成员参会,教科室胡小凡主任主持会议。
一、调研反馈与课题研究对标分析
胡小凡主任首先传达区发展中心调研意见:"课堂观察显示,自主学习活动中分层评价的精准性仍有提升空间,需强化 ' 以评定教 ' 的闭环设计。" 结合调研指出的 "学情诊断不足"" 复习课型单一 ""作业靶向性弱" 等问题,课题组对照课题研究目标,梳理出三大改进方向:
评价工具分层化:如英语学科需设计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评价量表(基础层侧重词汇理解,提升层侧重文本分析);
复习课型创新化:数学组试点 "目标分层 + 评价跟进" 复习模式(如同一函数专题分设 "基础通关"" 变式拓展 ""综合应用" 三层任务及对应评价标准);
学情诊断数据化:借鉴物理组 "课前前测数据 - 课中分层任务 - 课后补偿评价" 的闭环经验,推广至全学科。
二、分层教学与评价一体化实践分享
初三语文教研组长展示 "群文阅读分层评价案例":将《中考散文阅读》分为 "信息提取(基础层)"" 情感分析(提升层)""手法鉴赏(拓展层)",配套 "星级评价表"(如基础层完成得★,拓展层创新解读得★★★)。化学组则分享 "实验探究分层任务单":基础层学生完成 "实验现象记录",提升层设计 "误差分析",拓展层挑战 "方案优化",每层任务均附评价要点与改进建议。
张伟俊校长强调:"调研指出的 ' 分层教学实施不到位 ',本质是评价与教学的脱节。我们需像区专家建议的那样,让评价成为分层教学的 ' 导航仪 ',而非事后的 ' 打分器 '。"
此外,课题组部署 开展 "分层评价课堂诊断周",邀请区发展中心专家二次指导,将调研反馈转化为课题研究的实效提升。
此次会议既回应了区域教学调研的专业指导,也为课题研究注入了 "实践 - 评价 - 改进" 的循环动力。正如胡小凡主任总结:"调研是一次精准的 ' 教学体检 ',而课题研究要成为持续的 ' 康复训练 ',让 ' 教 - 学 - 评一体化 ' 真正服务于每一个学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