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工作室活动开展了“电学综合复习”为主题的同课异构,聆听了三位老师的优秀课堂,收获颇丰。
许佳佳老师和黄洁老师都是采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化、情景化的方式来展开,比如许老师以“智能恒温装置”为核心任务,贯穿了课堂的所有活动,让学生以一位工程师的视角来进行活动,从设计档位电路,到认识电磁继电器,再到探究热敏电阻,最后改进装置,问题层层递进,任务难度也是阶梯式上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的活动设计既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又培养了学生工程的思维。其中关于热敏电阻的探究是我觉得最意想不到的点,在练习过程中,往往是给了热敏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学生只要会应用分析即可,从未去探究过为什么不同的电路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热敏电阻,同时也是设计了一个非常真实的情景,在不知道它的规律时,怎么去辨别,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才是真正的学科素养和能力的培养,毕竟我们不是培养的考试机器,而是需要能创新、改进的人才。许老师在这点的设计上惊艳到了我,也给了我启发,在设计课堂问题时要更加的贴近“地气”不能为了讲某个知识点,就生搬硬套的去加不切实际的情境。
韩校的课一如既往的让我感觉是在听故事,从听故事中不禁然的知识点一个个就蹦进了脑袋。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我很喜欢这样轻松的课堂,老师一次次的肯定与鼓励让我那小虚荣心得到满足。整节课的故事线也是非常贴近生活,切实感受物理就在身边。从新教师学习的角度来看,这层次是我努力的方向,切切实实是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对学生对电整体感知的培养。从这节课学生和老师的互动,让我感受到了情绪价值的重要性,在课堂上我们也需要适当的给予学生一些这样积极的情绪价值,只有学生愿意听课了,参与进来了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接着成绩的提升就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了。我要尝试做一次“夸夸”老师。
每一次的听课学习都是收获满满的,最后梅校的点播与提醒也是需要我牢牢记住的:如果复习课是默写和刷题,那么效率是很低的。物理的魅力就在于丰富多彩的实验,在复习课中不能只是多重的题目堆积,适当的增加实验,采用项目化的主题,通过理论的推导,实验的探究和验证,这样的复习课可能才是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