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叶飞2025年5月评课稿
发布时间:2025-05-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梅建芬

本月工作室活动开展了“电学综合复习”为主题的同课异构,接下来我将分三段对三节课进行记录和反思。

首先,许老师的课是我个人最喜欢也最想学习的。本节课以恒温壶为研究对象进行展开,本节课对该情境的应用很充分也很巧妙。我们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往往遇到的矛盾是情境的应用和知识点或能力的学习和训练的矛盾。如何将两者结合是很多老师头疼的问题。今天这节课就很好的展示了两者的互相促进。另外对于复习课,往往出现会的同学不想听,觉得没有收获;不会的同学不愿听,原因很多。所以好的情景就很重要,能把这两批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本节课有几大亮点:1.问题的设计和对学生的引导。在中考中,学生对于常州卷常考的新情景总是害怕,有时甚至不知道用什么物理知识来解决。建立模型和联系生活和物理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背景的能力都是学生的痛点。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地培养和渗透。2.本节课我也想到了将温控开关和电磁继电器进行整合开展活动,但是我没想到将正负相关的两种电阻让学生设计电路进行区分。这里不但涉及到电路分析、计算还应用了电表示数变化,是真正的电学综合能力的检验和培养。3.电磁继电器让学生动手去链接,比千篇一律的画图更能让学生理解接线的逻辑。同时通过实验中出现问题,设置障碍,自然的引发改进实验设计从而计算滑动变阻器需要满足的条件。并且让学生明确电磁继电器不是一定要“接满”。有了计算的铺垫,后续展开如何提高或降低温度就变得容易了。虽然只是一个情景,但是学生动手、动笔掌握了方法;遇到了不同的问题可以利用今日之所学来解决。

第二节课,韩校的课。实话实说:我本以为这节课内容很多资料很多,会比较乱,不能实打实的解决学生的问题。但是在课堂开始到一半我才后知后觉的意识到是我自己的理解和水平限制了我的认知。这是真正的大单元教学。学生以往是孤立的学习和分析电能、输电、用电、发电等环节,现在是形成一个体系。以往是一会太阳能发电、一会水力发电,现在是把各种发电方式进行横向对比,找出其底层逻辑。学生会有一个更高维度的认知。后面遇到不同情景的能量转化题,会很容易的提炼信息分析何种能量转化。其中我本来还觉得高压输电是高中的知识,后来想想,初中的汽车发动机恒定,速度和牵引力的关系。对比发电机功率恒定,输出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是相同的逻辑。这种级别的初高中衔接是可以的也是有必要的。再从能量的角度解释输电的损失和效率,也是点睛之笔。收到个人水平限制,本节课暂时点评到这。后续还会不断推敲、不断琢磨。

第三节课的老师选取的切入点也很实际,从消防应急灯入手,很明显也是精心设计层层递进,先是简单的功能再现,然后发现要将干电池改成蓄电池,再到蓄电池的充电,交流点转直流电的细节;最后再添加半导体开关的应用。虽然学生的底子相对薄了一点,但是这节课如果针对学情进行一定的修改,肯定能更加的顺利。

针对中考复习课,我个人的想法是:尽量寻找新的场景和主线,将知识串联起来,让学生在用中学习和复习,主线要为知识点服务。必要的时候,为了突破重难点,动手实验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不能吝啬时间。另外在后阶段的复习中,学生基础较好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大单元整合,这个在复习课中开展比较容易且有效果,让碎片化板块化的知识连成片。今天的活动让我非常有收获,目前的想法有限,还需要不断地回顾才能发现暂时还没看到的亮点。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武进区定安中路12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