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三节非常优秀的课,学习到很多点,也引起了我一些思考。下面我着重分享许佳佳老师的课带给我的思考。
许佳佳老师这节课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制作一个智能恒温装置。为了完成这个目标,许老师设置了一系列层层递进的任务来推进总体进度,让学生时刻明白当下要做什么,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同时,也给了学生进行深度思考的机会,并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的思考,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许老师设置的问题引导性非常好,通过让学生设计出不同的电路图,让学生在对比中选出最适合完成本次目标的方案,也发挥了学生主体性评价的作用。许老师给到学生两种特性不同的电阻,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热敏电阻的特性,而非直接告诉学生,培养了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并且也引导学生分析了用电流表不能完成实验的原因,这些都是能引发学生思维增长的落脚点。许老师让学生基于自己测出的热敏电阻设计恒温装置的电路图,展示学生的设计方案,并让同学们一起讨论、完善,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最后,许老师让学生提出自己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这也是许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无法完成指定的功能,这其实也是对应工程上的调试环节。许老师引导学生从原理上分析不能完成特定功能的原因,让学生从原因中找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可惜,由于时间限制,学生没来得及做完这个装置。但我相信,学生经历过这节有意思、有思考的一堂课后,更加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我觉得许老师的课有几点还是可以优化的:第一,装置图中被控电路部分少了一个总控开关,加上这个开关才更加贴合生活日常需求。第二,我一开始观察高温、低温档位电路图,其实很难在电路中再设计一个信号灯来反应当前处于保温状态。后来我观察电磁继电器的装置图,发现可以利用动触点B和下方静触点C再设计一个保温信号灯,这样就可以实现加热和保温状态下都能观察相应的信号灯。第三,是不是能够设计出显示当前热水温度的部分,因为在控制电路中是热敏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利用串联分压,在某个电阻两端并一个电压表,通过电压表的数值来体现出对应的温度。由于热敏电阻有两种,每一个热敏电阻都有两种并联方法,可以让学生分析哪种并联方法符合我们的正常思维,也即温度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大。第四:最后就是调温方法,即满足不同温度的需求,可以让学生先思考再验证,也可以先操作再总结,最后把这类调温方法做一个系统总结。当然,这些内容不可能在一节课中完成,但可以尝试当成一个项目去做、去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