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我校成功举办"晓生"好教师团队风采展暨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改革研讨活动。本次活动聚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复习课教学创新,通过示范课展示、教学反思、专家点评等环节,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一、示范课展示:情境创设显匠心
课题组成员陆显乐老师执教的《火箭中燃料的利用与变迁》,以我国航天科技发展为背景,通过"燃料选择-能量计算-环保考量"的探究主线,将化学知识与工程思维有机融合。课程精选长征系列火箭研发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第四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展现了项目式学习的独特魅力。
课题组成员高敏老师带来的《一盘蚊香引发的思考》另辟蹊径,从生活现象切入,构建了"观察燃烧现象→探究爆炸极限→验证质量守恒"的教学脉络。课程通过数字化实验与传统实验的有机结合,实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跨越,为复习课教学提供了新范式。
二、研讨交流:思维碰撞促提升
在课后研讨环节,两位执教教师从目标达成度、情境适切性、学生参与度等维度进行了深度反思。陆老师重点分享了"如何通过真实情境促进知识迁移"的经验,高老师则探讨了"生活化素材与学科本质的联结策略"。
教研员张鹏校长对两节课作出专业点评:
"今日的示范课实现了三重突破:一是打破了复习课'炒冷饭'的窠臼,二是突破了学科教学的时空界限,三是打通了知识学习与素养培育的通道。两位教师以情境为舟、问题为桨,引领学生完成了精彩的思维航行。"
三、教学特色:核心素养落地有声
两节课例集中呈现了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创新特征:
1. 素养立意:将科学观念、思维方法融入知识建构全过程
2. 情境赋能:航天科技与生活现象的双向链接
3. 思维进阶:设置"解释-论证-创新"三级问题链
4. 主体回归:通过实验探究、小组辩论等形式保障学生参与
5. 体系重构:用大概念统整章节知识网络
四、区域教研:共建共享谋发展
基于本次活动成果,张鹏校长提出区域教研发展建议:
1. 资源建设:建立"情境-问题-案例"三位一体的校本资源库
2. 教研创新:推行"课例研究-理论提升-实践验证"的循环教研模式
3. 辐射带动:组建跨校教研共同体,定期举办教学成果展评
4. 数字赋能:开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研平台
本次活动标志着我校在"教学评一体化"改革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学校将继续深化"晓生"好教师团队建设,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持续推动育人方式变革,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