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年:夯实基础,提升素养
1. 教育教学:
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用心设计每一堂课,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有效性。积极参加各类教学观摩和研讨活动,并在每次活动后撰写听课心得。虚心向工作室其他成员学习,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
2. 教育科研:
参与工作室的课题研究,学习科研方法和技巧。每月阅读教育科研相关书籍和文献4篇,每学期至少阅读一本教育专著。每学期撰写教育论文一篇。每学期上公开课一节。
3. 专业学习:
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讲座,拓宽学科视野。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工具和在线教学平台的使用,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第二年:深化实践,创新发展
1. 教育教学:
结合教育科研成果,开展教学创新实践,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 教育科研:
参加工作室课题研究,并承担一定研究任务,认真完成。定期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及时总结研究成果。每学期撰写教育论文一篇,争取至少有一篇在区论文评比中获得二等奖及以上名次/在省级及以上教育期刊发表。每学期上公开课一节,积极参加区评优课基本功比赛,争取获得名次。
3. 专业学习:
深入学习学科前沿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参加学术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与同行专家进行交流和探讨。结合教学实践,开展行动研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
第三年:总结成果,示范引领
1. 教育教学:
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2. 教育科研:
完成课题研究工作,撰写具有更高质量的课题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力争至少有一篇在区论文评比中获得二等奖及以上名次/在省级及以上教育期刊发表,在区基本功/评优课等比赛中获奖。
3. 专业学习:
持续关注学科发展动态和教育教学改革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