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初二(14)班的桂少璞。
马克思认为,大自然为劳动提供了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小到同学们现在佩戴的胸卡,大到我们学校的操场,都是通过我们的劳动创造的。可以说,人类无法割舍劳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劳动造就了人类。
而成果,就是一个人通过劳动创造的具有价值的事物。同学们通过脑力劳动完成了教学案,教学案就是成果;建筑工人们通过体力劳动建造房屋,房屋就是成果;工程师们既通过脑力劳动又通过体力劳动建造出了飞行器,飞行器就是成果。成果是有价值的东西,有价值的东西就要珍惜,就要保存。你看,三星堆中出土的一件件文物,就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劳动成果。他们用脑力和体力劳动创造了一批批具有很高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的器物,为我们今天的考古工作、艺术鉴赏工作、甚至是科技工作,都带来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我们称它们为“国宝”,并一直努力地保护它们、展示它们、研究它们。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在劳动,所以我们都有大大小小的劳动成果。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每天大部分时间是在进行脑力劳动,教学案我们再熟悉不过了。那接下来,我想问各位一个问题,你是否珍惜你已完成的教学案?反正我是一定会珍惜的,毕竟这些教学案是我们湖塘实验中学一代又一代优秀教师们的智慧结晶和辛勤劳动的成果,每一题、每一个知识点,都凝聚着老师们的心血,可以想象多少个昼夜、多少位老师在为出一份精品教学案而伏案奋战。珍惜教学案,认真地完成每一份教学案,就是对老师的劳动成果的尊重。在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值日工作也是一种劳动成果,拖地、搬课桌椅、檫黑板,这些看似无足轻重的小事,但却成全了一个干净整洁的教室。现在请大家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当你把教室的地面扫得一尘不染时,一个同学随手往地上扔了一张餐巾纸,你会顿时感觉到愤怒。愤怒的原因是你的劳动成果没有被珍惜,你的劳动没被尊重。但是,换位思考,你又是否在别人扫干净的地上乱扔垃圾,对别人的作品指指点点呢?要想让别人尊重、认可、珍惜自己的成果,就必须先从珍惜他人成果做起。
如何才能爱劳动,惜成果?我认为,我们先要培养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真正理解劳动的价值。在日常学习中,我们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用心感受老师认真备课后的脑力劳动成果的魅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积极参与各种劳动活动,可以是家务、公益活动,哪怕是力所能及地拾起路边的垃圾,亲身体验体力劳动的过程,体会劳动带给我们的喜悦。
当然,我们也要珍惜自己的成果。当我们完成一次劳动、一份教学案,我们也要及时地对自己的劳动成果给予肯定,认识到自己的努力是有价值的。
最后,珍惜他人的成果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认识到每个人的劳动都是有价值的,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公正地评价他人的劳动付出,不因个人偏见而贬低他人的劳动,才能共同创造更大的劳动价值。
劳动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们不仅要热爱劳动、主动参与劳动,更要珍惜所有的劳动成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不断在劳动中进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