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田凯芸2025年2月听课感悟
发布时间:2025-02-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梅建芬

今天,我观摩了两位老师对第十八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别样教学,深感教学艺术的多样性。张老师与沈老师虽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但都成功地将繁多的知识点融入课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张老师以大单元的教学模式,将第十八章的内容划分为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为什么要节约能源、如何让能源可持续发展三个板块。这种结构化的教学设计,使得原本零散的知识点变得条理清晰,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在每个板块中,张老师巧妙地运用问题链引导学生探究,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使他们在思考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张老师课堂上的“干货”满满,但并未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是通过适时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学习,真正做到了“以学定教”。

相比之下,沈老师的课则更像一堂研究汇报课。学生在课前已经自主完成了部分知识点的学习,课堂上沈老师只是简单引领,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展示和交流。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考验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还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学生们在展示PPT和作品时,大方自信的姿态,足以证明他们平时就有这样的展示机会。沈老师的课堂虽然讲得少,但学生的收获却不少,他们在展示和交流中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从这两节课中,我深刻感受到两位老师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视。无论是张老师的探究式教学,还是沈老师的汇报式教学,都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这些能力是学生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基础,也是他们适应复杂多变社会环境的关键。此外,我还注意到两位老师在课堂上都十分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他们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营造了一个开放、包容的课堂氛围。这样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这次听课让我受益匪浅,我深刻认识到了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将努力借鉴两位老师的优秀经验,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武进区定安中路12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17号